3、重生(2/2)
“爹!”慕容复终于反应了过来,伏在父亲的尸首上恸哭失声。
接下来的整个葬礼,慕容复的表现都可谓孝子担当。只不过,每当慕容夫人提起复国二字,他总是回想起先父,继而伤心欲绝。
在他有一次哭到晕厥之后,家里养着的大夫再三叮嘱慕容夫人,“切不可让公子继续哀毁下去了,不然是要伤了根基的。”
纵然慕容夫人一心想着丈夫的遗愿,但自己就这一个儿子,若是儿子有个好歹,数代单传的慕容氏岂非就要断子绝孙了?
因而,她暂时不敢再提复国二字,也叮嘱家里的人不要轻易提起。
耳根暂时清净了之后,慕容复就宣布要为父亲守孝三年,拒绝一切交际。
其实,他的真实目的只是为了巩固前世所学,努力提升自己的武功而已。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慕容博并没有死,自己若是真正想要反抗父亲,只有在武功上超过了他。
至于指望慕容博被扫地僧点化,大彻大悟……
呵,他慕容复从来不将希望放在别人身上。他都重生了,谁知道这一世会不会发生什么变故?
=====
前世疯癫二十栽,也不是半点好处都没有。
至少那个时候,他的心境极端开阔,极端的随心所欲。而这种心境,恰恰是最适合参悟内功的。
在偶尔从疯癫中清醒的时候,他闲来无事就会把自己学过的武功都拿出来参悟对比一番,再回顾往昔,自己这一生遇见的诸多英雄,才惊觉自己所学的武功虽然多,但也恰恰毁在了这个“多”字上。
因为武学的最高奥义,不是“多”,而是“精”呀。
今生从头再来,他绝不会再重蹈前世覆辙,而是准备专心修习前世自己改良过的斗转星移。
三年时光转眼即逝,慕容夫人也在日复一日对丈夫的思念中油尽灯枯。
不是慕容复不想告诉母亲父亲还活着的消息,但母亲对父亲用情至深,若是知晓自己的丈夫诈死都瞒着自己,对自己并不信任,只怕连这三年偶读熬不过去。
于是,慕容复又继续为母守孝。
不过,相比于埋葬父亲时,这一次慕容复的伤心全都是发自内心的。四大家臣见此,想到了慕容博死时的状况,严令家中诸人,不许在公子面前替“复国”二字。
其实,这三年不提复国,四大家臣明面上不显,心里对这件事已经懈怠了。
毕竟他们只是家臣,连主母和少主都不提,他们懈怠也全在慕容复意料之中。
这四位前世的结局并不好,包不同和fēng • bō恶为他亲手所杀,公冶乾也邓百川虽然最终离他而去,却因出身慕容氏,后半辈子只能隐姓埋名过日子。
他们对自己一直忠心耿耿,哪怕慕容博都大彻大悟地出家了,也还是一心替自己筹谋。
只是那个时候,自己只剩一腔意气,行事早已全然不顾章法了。、
说来,还是他慕容复欠了他们四人。
今世既然重来,他无论如何都要替这四人谋一个安稳。
他身上肩负的,从来都不止他自己。前生如是,今世亦然。
作者有话要说:这篇不长,节奏会比较快,有时候难以逻辑自洽,诸位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