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真话(3/3)
“会。”凤仙收敛笑意,正色道,“真话是很多人不愿意面对的。若一个人频繁对别人的缺点短处直言不讳,又或者建议别人做应该做但不想做的事,都会惹人讨厌。忠言逆耳的道理人人都懂,但绝大多数人都难以采纳忠言。真话和讲真话的人就像靴子里的小石子,指甲边长的倒刺,虽然不会对人造成多大伤害,但就是让人不舒服,必须去之而后快。”
蒖蒖便放心了,笑道:“那我决定以后都讲真话了,希望尽快被大家赶出宫去。”
凤仙沉吟,须臾道:“我看行。只是让人不舒服,并非犯罪,借此全身而退的希望还是很大的……不过你聪明伶俐,很难做到像韩素问那样举重若轻地得罪人而不自知。”
“我知道像韩素问那样浑然天成地不通人情世故,是需要天赋的,”蒖蒖道,“我肯定望尘莫及,但是我会学。”
不久后蒖蒖便找到了一个实践的机会。
那日皇帝听到边疆捷报,龙颜大悦,吩咐御膳所今日午膳多上两道菜。
官家口中的“两道”,御厨可不会仅仅理解为两道,立即按国宴标准准备,前后一共上了三十道,还不包括点心果子糖水。一行院子家浩浩荡荡地托着这些膳食赴嘉明殿,经层层传递,一道道摆在了官家的面前。
皇帝举箸进食。因一连数夜操劳于国事,风寒入骨,搛菜时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蒖蒖闻声一凛,旋即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有一个大实话她酝酿已久,早就想跟官家说了,无奈发乎情,止乎礼,每次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如今既然决定要处处讲真话,不如就以此开局吧。
“官家,”她朝皇帝欠身,直言建议,“以后进膳时,可否容奴为官家多备一副银箸,专供搛菜所用?”
皇帝明显有些诧异,暂未回答。
蒖蒖继续说明原因:“官家每次进膳,菜肴少则十余道,多则数十道,官家从未吃完过。而剩下的菜,我们会按官家吩咐,分给官家殿中的内侍和内人食用。这原是出自官家爱民之心,让寻常宫人也能品尝到御膳,受惠者莫不感恩戴德。只是,官家进膳仅用一副箸,搛菜和送入口中的都是这一副,如此,再将剩菜赐予宫人,未免……不洁。”
一旁侍立着的入内内侍省都知张知北听得目瞪口呆,当即呵斥:“吴掌膳,慎言!”
蒖蒖也十分忐忑,觉得头皮隐隐发麻,但还是一咬牙,坚持说了下去:“譬如今日,官家已染风寒,唾沫经所用之箸沾染菜肴,再给宫人食用,那些宫人便很可能因此患病,这岂不有悖官家赐御膳的初衷?”
说完殿内鸦雀无声,而蒖蒖暗地里长吁一气。终于将长期深埋于心的话说了出来,顿时感到一阵舒爽。而且,她偷眼打量官家,觉得自己的目的应该达到了,堪称首战告捷。
官家阴沉着脸,冷眼看面前御膳,良久不发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