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红尘内外”(3/3)
容小龙看着慧箜转身,很快的跨过月门,消失在那片青松之后。容小龙盯着那一株青松发呆,不知为何,他隐约觉得,他或许可以和慧箜交上朋友。尘世中的那种,可以一起走在阳光下的那种。
容小龙来到斋堂的时候发现在斋堂中多了许多香客,月小鱼也在其中,诚安禅师在在前面,唯独不见了方卿和。他没印象是否在午膳的时候有见过方卿和,他想许是来晚了,可是等到僧人和香客默声落座,等到慧箜和另外一位老和尚匆匆赶来,也没见到方卿和。
容小龙被安排在比丘后桌,他注意到斋堂中除了他们还有为数不少的比丘尼,月小鱼被安排和其他女香客一同落座在比丘尼后面,大概这些是昨日辩经大会来的远客。斋堂安静,无人发声,月小鱼只朝他挤了挤眼,具体什么意思容小龙也不懂。只胡乱的冲她点头。
他的这个位置正好可以把前方的慧明小和尚看得清清楚楚,慧明给慧箜留了个位置。他清楚的看到他们之间的小动作:慧箜偷偷地在桌下递了东西给了慧明小和尚。那东西十分眼熟,答案呼之欲出,等到传斋饭的小和尚到了他眼前,他才想起来那该好像是弥勒殿功德箱的糖块。
他恍然大悟,他的表情看在传饭的小和尚眼里,小和尚顺势他添了满满一大碗的稻米粥。令他一顿晚饭吃的奇撑无比。
晚饭过后,就是晚课的时间,僧人开始往佛堂方向走,慧明小和尚走在前面,笑嘻嘻和慧箜说着什么,怕和人打交道的慧箜不时低头应和他的话,多看了一会就会发现,基本一路,都是慧明在说,慧箜在听。
他一直站在原地看着慧箜走远,渐渐淹没在人群里,渐渐人群也不见了。刚刚热闹的殿门现在空空荡荡,远处晚课钟声传来,不一会儿,寂静的佛堂响起了低语的佛音。
他又站了一会,这时候困意上头,脑子渐渐糊成一片,他转身朝着寮房的方向准备走,就看到了等在一旁的月小鱼。
月小鱼对上他的视线,脸上带着一种奇怪的不安,她说:“刚刚我遇到那个方大人,”她指了指与他和慧箜走的相平行的路的方向,“方大人说他有事要回金陵去了。让我把东西交给你,我不肯收,他只说这本该就是你的。”
月小鱼有些忐忑,眼神发飘,见容小龙没说话,连声音都低了一分:“方大人说这是物归原主......”
容小龙接过那个眼熟的荷包,触手就摸到纸业和绸缎摩挲特有的手感,他打开荷包,果不其然就是刚刚他没有收下的金页子。
容小龙的目光看向了寺门的方向,月小鱼应该是斋饭前遇到的方卿和,一顿斋饭下来,方卿和估计已经快下山了。就算是要告别都来不及了。容小龙盯着那个荷包上的万字纹路看了很久,他心念一动,忽然想起来什么。他匆匆把荷包往月小鱼手上一塞,拔腿就往寺门的方向跑。
白塔寺很大,顺山而建,刚刚他和慧箜一路收香油钱是爬山,如今往回跑,算是下山,他用了比来短一倍的速度抵达了寺门。寺门已经没有了旁人,只有一个送客的小沙弥,他很眼熟,正在用一种古怪的表情看着气喘吁吁的他。他不死心,一路跟了下去。
他来得及在山下的大道上看到远去的马车。
方卿和来的时候是轻装便衣,走的时候却阵仗隆重,随从来了很多,马车都有两辆,他没有看到方卿和,只看到一抹正在蹬车的紫色身影和如乌云般垂落腰际的青丝。
他看到人流的末尾,小杨先生他们依然如常的跟在人群中,神情淡然闲适而又漠然,如那些随从一样,似乎他们真的是方家的随从,这件事情他们做了千百回,这一次也没有什么区别。
他们或许看到了容小龙,也或许没有。
容小龙站在路口看了他们许久,到马车卷起的滚滚尘土落下。小杨先生他们都没有回头。
他默默的走回了白塔寺,此时夜幕降临,门口那个焦黑的半截断木在夜色下形成了一个鬼影一样的存在。明明那是佛寺,却让人无端感觉阴深可怖,不想停留。
那个送客的小沙弥已经离开,半合的寺门口只站着一个月小鱼。见到他回来,月小鱼明显松了一口气,她迎上前:“你去哪儿了,忽然就这样跑了。”
容小龙有些心不在焉,他说:“我去送送方大人。”
月小鱼问:“送到了吗?”
容小龙含糊点头:“送到了。”
月小鱼便很高兴,说:“我刚刚也和方大人说再等等你,方大人只是笑。却不想还是见着了,”她又说,“见了就好。”
容小龙点点头,继续走。
月小鱼跟着,手里依然握着那个荷包,说:“这个。你别忘了。”她递过来,“我刚刚也看到了,是金页子。方大人给了你好贵重的东西。”
容小龙还是不说话,依然只是点点头。
闷头走了两步,他终于说:“你替我收着吧,”见她还要说些什么,便道,“不是要和我一起去江湖么?那放在谁身上都是一样的。”
月小鱼终于犹犹豫豫的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