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轩然大波(2/3)
公司主要做的,是特殊金属型材、零组件,主要面向重工领域。其核心业务,是飞船、大型设备的‘骨架’——钢铁支架系统。
大部分讨论过程中,张平都是聆听的——实在是插不上话。但也学到了不少。
飞船有三大系统:支撑系统、动力和能源系统、智能控制系统。
新公司瞄准的,就是支撑系统,也就是通常所谓的龙骨、支架等。
飞船在太空运动,自然是越轻越好、越坚固越好;但同时民用飞船,还要考虑一个成本问题。
当前最好的飞船支架系统,是碳管技术。但这种技术成本高的一塌糊涂。最普遍的,是合金钢技术。
此前安安提到的、绕不过去的专利,是万华重工的一种热应力处理技术。
这种后期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将克鲁姆重工一种新型金属综合性能提高30以上——这几乎是跨越式的。
但万华重工却不太重视这种专利——因为他们没有用武之地。但处于谨慎起见,万华重工却为这种技术建立了专利和专利壁垒。
所谓的专利壁垒,就是围绕核心专利,申请一系列有用无用的专利,将每一个技术细节都申请专利,形成一道专利的防护墙,挡住别人对该专利的研究。
为了cd技术,连螺丝口径、长度都要申请专利,且不止一个——日本就这么做的。
华国过去在专利和专利壁垒问题上吃了太多的亏。所以现在大家都学乖了——不管这种技术如何,我先注册了再说,还要弄成专利保护墙。
其实这种技术并不是特别难,但因为专利墙的存在,就是绕不过去。所以安安不得不从地球上跑过来,眼巴巴的成立一个合资公司。
为了减少麻烦、也为了削弱万华重工的影响,安安提议张平来做法人——是的,这是安安提出来的,并竭力支持张平。
三人初步商量后,就做出初步决定:张平出资5000万,获得5的股份,并出任法人代表。这还是因为最近张平表现优秀,才有如此待遇。
万华重工和克鲁姆重工均以技术和部分资金入股。
万华重工额外投资5亿元,并负责解决合资公司的各种问题,占有48的股份。
克鲁姆重工额外投资12亿元,占有47的股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