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巍巍萧关(2/4)
武怀表皱着眉头趴在雪上看着远处一派迷朦的河道。
他带着两营人马在安定州和王如意分开,一路沿着山丘地带的边缘迂回到萧关左近,整整走了四天半。
本来他还打算带着一半人马绕到萧关里面出其不意,结果大雪帮了吐蕃的忙,根本不行,太容易失去方向不说,战马也进不了山。
他只好顺着党州,乌州,桥州这么一路绕过来,也算是顺路规整诸州,把各州的乡军编入部队,即充向导又充战力。
这一带是正州和羁糜州并存的,大小羁糜州十几个。
现在他的临时营地就是脚下高塬的背后,军士们正在抓紧时间埋锅造饭,他带着牙兵摸上塬顶用望远镜查看敌情。
这里已经处在黄土高塬的外围,再往北就是大片的平塬地带了,萧关就处于古道入口里面一点,倚山傍水而建。
这条驿道古来有之,是汉代出塞的要道,几百年下来一直有所修缮增扩。
萧关其实就是在汉城留址上建立起来的,离秦代萧关更近。
武怀表爬上来前还在打着主意,看看能不能从冰面上发动,结果人家根本就没冻,反到是增加了攻打的难度。
想想也是,一个国家级的关隘,肯定是考虑的特别全面那种,就好比陇关散关潼关,都是河水不结冰的险要之地。
秦汉长安东依函谷关,到唐时兴废,把潼关北迁到塬下,还不就是因为随着气温变化,唐代的函谷关段黄河开始结冰了嘛。
他举着单筒望远镜,披着麻衣伏在绵垫上,对着萧关上的吐蕃军旗发呆,直到被牙兵碰醒。
“将军,该吃饭了。”
大冬天的在野外煮食不易,冷的还快,又要防备不能让敌方发现,所以要求就是速战速决,纵使他是将军也不能搞特殊。
“便去。”武怀表思索着收起望远镜,抓起铺在雪地上的绵垫,弯着腰随牙兵下塬,走到走出去二十几米站直身体。
两营军将都在甲外套着麻衣,一进营地有一种特别异样的感觉。
没有办法,这个年代暂时棉布太贵了,也就是麻衣最使宜,又厚实禁磨。
于是在雪地里行军打仗麻衣就成了最好的伪装物,只需要把全身一裹就混进了风雪之中,极难发现。
这也是欺负这个时代的敌军没有什么监视设备,全靠眼睛。而眼睛长时间在雪地当中会受漫反射影响,变得不易看清物体。
其实就算不搞这套,这种天气下在摸到城池边缘以前也极难被发现,大家冬天都不打仗,这是各方共同遵守的潜规则。
除非太倒霉了,直接撞在对方的侦骑面前,还留不住人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