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2/3)
海良宜若不看重他,怎么会事事都询问他?
李建恒想到才登基那几日,太后送他点心,海良宜得知后,特地单独叮嘱他,要他把汤匙筷子都换成银的。
海良宜为人刻板,并且不苟言笑。可他与花思谦不同,他没有门徒,他只有姚温玉一个学生。海良宜为了避嫌,姚温玉那般才学,却至今没有入仕做官。他在内阁中从不结党,南林猎场上孤注一掷,冲出去救咸德帝的也只有他一个人。
他是书本上讲的孤臣,崖岸高峻,千仞无枝。
李建恒回忆时,萧驰野也有想法。
李建恒有句话说得明白,便是这世间但凡有别的选择,今日登上龙椅的人就不会是他李建恒。可是连咸德帝都没有办法,李建恒也许就是这天地间的唯一人选。
他们既然扶持了他,就必须教引他。大周如今国步艰难,阒都看似一波才平,实则风浪早已再次掀起。
以海良宜为首的赤胆忠臣都在看着李建恒,他在他们眼里兴许就是块朽木,可是海良宜举起了双手,用年迈的脊梁撑着李建恒,要他撑下去
,要他回归正道,要他做个能够留名的帝王。
萧驰野与文臣一向不对付,因为阒都中枢忌惮边陲兵权。这些人既是他受困于此的无形牢笼,也是大周如今还能蹒跚前行的硬骨头。
武将不怕死,因为不能。
文臣不怕死,因为不苟。
李建恒见惯了奴颜婢膝,正需要海良宜这样能够痛砭时弊的老师。
“慕娘子到底没名分,皇上若是真有心,不如与阁老促膝长谈。大周正是需要皇嗣延绵的时候,只要皇上能坦诚相待,阁老一定不会敷衍搪塞。”萧驰野最后说道,“至于纪雷和潘如贵,听闻大理寺还没有判?”
李建恒这会儿满心想着海良宜的好,心不在焉地点头,说:“账目对不上,还要再审……”
***
东珠中空,沈泽川把细布条钩出来时,字迹已经被水泡得模糊不清,他把布条烧掉了。
昨夜萧驰野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眼前,这人兴许m-o到了东珠,却不可能看到里边写了什么。但萧驰野必定起了疑心,枫山上那一问沈泽川回答错了。萧驰野连禁军账目来历都告诉了他,就是在等着他坦言相告,然而他却那般笃定地否认了。
沈泽川煎了药,一口饮尽。那苦味弥漫在口齿间,他受着这苦,像是每日每夜回顾的痛楚。末了,他嘲讽一笑,拭了口,倒头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