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暗藏私心(2/4)
“父皇,郭恒一案虽然重大,但能如此顺利告破,多少有一些郭恒主动认罪的功劳,虽不能以功抵过,但其能在最后关头醒悟,畏罪自缢而亡,说明他已经知道错了。”
“所以,儿臣恳请父皇,免除郭家老小的死罪,免受牵连。”
朱标顿了一下,一脸认真的看着朱元璋说道。
“你这是在为逆臣求情?!”
朱元璋一听,立刻沉下了脸色,不满的问道。
“儿臣不敢,可是父皇,此案是郭恒一人之错,除郭恒夫人之情之外,与其他人无关,况且当初郭恒答应认下所有罪证之前,曾求胡非饶过其家人的性命,所以才亲笔写下了供认书。”
“还请父皇三思!”
朱标躬身一礼,恭敬地说道。
“什么?!胡非?!”
“他居然对郭恒许下了此等承诺?!谁给他的这个权力?!”
朱元璋一听,立刻不满的大声说道。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标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躬着身,不敢再多言。
他也没有想到,父皇知道此事之后居然如此愤怒。
“陛下,或许九安侯当时只是迫于形势才答应了郭恒,毕竟此案重大,能有一个突破口已属不易。”
“如果不是九安侯先发现了线索,此案也不会侦破的如此顺利,而且在微臣接管此案之后,九安侯行事果决,事必躬亲,否则微臣也不会这么快查清此案。”
“还望陛下不要怪罪九安侯。”
吴庸一看,迟疑了一下,急忙主动为胡非说起了好话。
听完吴庸的话,朱元璋犹豫了一下,脸上的愤怒也逐渐淡去,紧接着想起了还在逃的李彧和赵全德,然后摆了摆手。
“罢了罢了。”
“既然如此,就按刚才太子说的办吧,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将郭家上下发配边疆即可!”
朱元璋一边摆着手,一边不耐烦的说道。
“多谢父皇!”
“陛下英明!”
听了朱元璋的话,朱标和吴庸同时拱手说道。
虽然发配边疆的结局也好不到哪儿去,可是总比立即处死要好。
随后,吴庸便告别了朱元璋父子,退出了大殿。
随着大殿中只剩下他们父子二人之后,朱元璋招手示意朱标坐到了一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