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精神修行的疑惑(2/4)
梦里,伴随着一声轻浮的“走你”,他的灵魂被一脚踢出肉身,颠沛流离的终于转世到如今的新家里,可是刚出生时那一晚,府里的人心惶惶,浓重的烟火味......难产时差点要双双丧命的母子二人,婴幼时虚弱的身体,母亲时刻不离身的关爱,母亲将青色玉珠藏进护符交给自己、千叮万嘱不可离身,然后不久母亲过世......两年前驰道遇袭,只能观望的无力感。还有,那个极美丽温柔的女子轻轻的笑着说“安之,要好好活着哦。”
再想起梦中的情形,易三郎觉得有些心慌得喘不过气来。伸手轻轻按在怀中,隔着衣服似乎还能感受护符传来淳厚安宁的气息,易三郎心里默默道:“娘亲,孩儿会好好活着的,自由、洒脱、长久的活着。”
......
未时尽,申时上一刻时,下学了,易三郎收起今天几乎没怎么看的《大夏简史》,暗叹一声“虚度时间”,转身看着比自己还更虚度一天的青鹄,竟然莫名的有些安慰,这感觉让反应过来的易三郎羞愧不已。
马车上,青禾青鹄坐在一边,易三郎与莫六坐在一边。石毅与宋术(宋神通)骑马跟在车厢旁。
易三郎略微整理了一下想法,先向莫六问道:
“文道修行是怎么样的?”
莫六温言回答道:
“文道修行,曾一度被儒家独占,但是诸子百家兴衰更替、交汇聚散下,各家各派总会有英杰现世,领一时风骚,传承各自的学问和思想......”
“习文首先需要学习各种先贤经典,找到与自身最契合的方向,继续研习,直到明了其中某种道理,然后将其阐述出来,文章、某种规则理念或者是工物学上新制的器物均可,这般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引来人心思想精神的共鸣共振。这种共鸣共振达到一定地步就会让阐述者的精神升华步入精神的先天境界,这时文道修行者的精神念头显化,可以反哺肉身,使肉身渐渐向先天转变,甚至可以一定程度的干涉实物。”
“若是学问成果累积或者有极大的开创性,并且也得到认可,巨量的思想精神共鸣共振、洗练阐述者的思想精神,会使阐述者凝练出独特的精神意志种子,这时阐述者就进入了文道的宗师境界......但是一般到了文道先天,大部分文士都会兼修武学。”
易三郎心道果然!文道修行果然困难!但是,这还不是他最想了解的问题。
“三郎今日又对文道感兴趣了?”
莫六还以为三郎终于焕发了小孩心性,又对习文产生了兴趣。
易三郎总觉得似乎脑海里闪过了什么念头,但是被莫六一句问话给打断了思维,想了想干脆暂时不去理会那一闪而逝的灵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