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朝露 > 第82章 第82章

第82章 第82章(1/2)

目录

新帝继位,改年号建武,追封发妻裴氏为昭懿仁皇后,守丧二十又七个月。

前者,诸臣皆无话。裴氏女何人,朝中无人不知。便是一贯对裴氏颇有微词的西北道高门亦无多话。

斯人已逝,死后的哀荣都是虚的。唯有生者可把握切实利益。

故而,对于后者守丧二十又七个月,西北道诸门便头一个跳出来,表示此举不妥。

帝已近而立,膝下无子,该趁早广纳后宫,传承子嗣。

这话赞成的臣子不少,只是见新帝坚持,遂提出以日代月,故守丧二十七日。

实乃若是二十七个月,当两年之多,旁的不说,就说两年不上朝,对于眼下的时局,有害无益。

却不料,座上天子开了口,“以日待月,自然不错,乃拣了时辰这处做的便宜。然眼下非常时期,西北边境处龟兹尚不规矩。近月不上朝,不理政,总是不妥。皇后若在,定也会劝朕勤政加勉。遂此举不可,朝政当如常运转。”

满殿臣子才要拱手赞叹“陛下英明”,却闻御座上话语再度落下。

“为皇后守丧,既不好择时辰维度,便择他处。朕与后结发于年少,德心一体,这二十又七月便由朕独守,不费他人他事,朝中一切如常。”

这厢诸臣遂反应过来,这是变着法不肯纳新人。西北道诸家主自是欲要提出异议,然如今的首领陇西季家却默声摇头。

当日他们行刺裴氏未成,人手尽被灭,显然御座上的人是知晓一切的。如今没有撕破脸面,乃是君臣相掣,维持着无形平衡。

且裴氏虽未死在他们手中,却到底在遇刺当日病故,算是达到了他们的目的。若是这厢再连番激进,难免君座上的人被刺激反弹。

左右裴氏女已亡,各族中有的是年轻鲜活的姑娘,不过两年,皆是等得起的。

两年时光打马过,说长不长,要说短却也不算短,足够做很多事。

然李慕做得却皆是荒唐又混账的事。

初时,他为先皇后守丧,传高僧入昔日王府超度,朝臣并未多言。只是因他自身亦通佛法,遂同僧人一道诵经。

第一轮七七四十九日。

第二轮九九八十一日。

再一轮,千秋万世一百零一日。

三轮毕,已是大半年过去,李慕大部分时间都在齐王府里,鲜少回皇宫。

文武百官皆以为这厢结束会回来太极宫中,却不想李慕传了旨意,道先前不过守丧第一环,然第二环需闭关斋戒,方显诚心。

只将朝中政务一分为三,分予大司徒裴朝清,丞相杜如晦,太尉季兰苍。

政务三分,未容臣子多言,他便合了齐王府大门。

随三百高僧盘坐于樱桃树下,诵经文,敲木鱼,结阵法,欲要将隔世的故人唤回来。

时人从府外过,只听得木鱼声声,梵音阵阵。

初时,三五路人私下悄言,是艳羡感伤之意。

先皇后得君如此厚爱,当不枉此生。

只是可怜,帝王上穷碧落下黄泉,生死两茫皆不见。

然而,从建武二年秋开始,随着阳关处龟兹再度犯境,西北边地接二连三传来战报,然天子却仍在闭关不问政事。

民间虽不知其里,朝臣却因朝上是战还是和吵得不可开交,又因天子久不出府,皆又微言。

十二月里,大司徒裴朝清一脚踢开了齐王府大门,交司徒印章,奉官帽,只言辞官隐退。

“不是主战的吗?你走了,谁挂帅?”李慕从樱桃树下起身,袍服玉革未佩,空荡阔拓,人影萧瑟。

只伸手抚过印章,还给裴朝清,忍不住掩口咳了两声。

一入冬,他的宿疾便发作。

“已经错了最好的战机,又是只能驱逐不能屠。”裴朝清看着对面人苍白面庞,转身扫过王府中皆是一派出世之物,面色便依旧难看,“你到底在做什么?便是这般,阿昙也没法回来。你借守丧为名能避开选秀一时,避得过一世吗?”

“罢了!”裴朝清长叹道,“为国祚与臣民,你立后纳妃吧。君王,总是要子嗣的。”

“裴家儿女,从来明事理,亦不会拘泥情爱。”

“你们,果真是亲兄妹。”李慕抬眸望裴朝清,“但,我会!”

冬日夜空,又开始落雪。

裴朝清一时无语。

“准备准备西征吧。”李慕笑了笑,“朕候大司徒凯旋而归。”

建武三年暮春,风雪退尽,日光正好。

大司徒裴朝清奉皇命,领五万兵甲出京畿,西出阳关抗击龟兹。

主和的西北高门心境反复了几回。

初时是因为先皇后丧期已过,天子终于回了太极宫,他们可以名正言顺送人入宫阙,自然满心欢喜和期盼。

却不想突逢战事吃紧,朝廷上下皆盯在西北线上,天子一句事有轻重缓急,便不轻不重地又一次避开此事。他们心下难免不虞。

而眼下裴氏再次领兵上战场,他们分析利弊,想着已经错失战绩,遂也不曾派出精锐,按皇命抽去的兵甲皆一般尔尔。只一心盼着裴朝清战败,再送精兵强将上去。

然而这一战,从出发到捷报传来,不过大半年时间。

裴朝清在阳关道上三战三捷,逼退龟兹.

建武四年二月,裴朝清已经领兵至库车道。大抵谁也不曾想到,原本一场守卫战,不过一年的时间,竟已经演化成攻伐战。

转眼间,攻守对换。

良机难得,自是应当一鼓作气。

天子在宣政殿议政,目光流连在西北道诸门阀身上。

若再战,未保万无一失,需再推一批兵甲上去。否则,毕竟是千里征伐,怕是得鱼死网破方可收局。

龟兹同大郢,乃几代的宿敌。

今朝,以一国之司徒换一国君臣俱灭,自然是划算的。

然,这是不是李慕想看到的。

他要的是最好的结果。

半日加议会,西北道打尽太极,言民生、言得失、言成败,偏不言主动出兵增援。

自然,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裴朝清退兵回关内,两国皆大欢喜。

只是如此,局势便又回到最初时。

内有八部高门掣肘,外有龟兹随时犯境。

李慕将话尽数听下。

他本就是冷锐面相,登基前同臣子意见相左,还会露出两分怒色和冷意。如今已经没有多少情绪。

官员走时心中多有颤颤。

毕竟,君王喜怒无色,远比盛怒可怕。

翌日,李慕下了旨意,传西北道门阀各抽三千兵甲,增援大司徒。

西北道虽不愿主动出兵,然天子令下,尚且不敢不尊,却也还是打着折扣、言说各种理由。

最后原本预计的八门两万四千人,实际增援的不过一万人。

因这一万人前往,同李慕所要实在悬殊过大,朝臣纷纷晋言,要求撤兵关内。

然而这番天子却又不再见人,只言闭关悟道,为将士祈福。

朝臣多番要求觐见,皆被云麾使执天子剑拦在帝王寝殿外。

云麾使何人,乃大司徒之妻阴庄华。

她自是比任何人都担心远征的夫君,如此奉值于殿外,面色也好看不了多少。再上接连拦了几波要闯殿面圣的人,心绪起伏中,只口不择言低淬了一声“君王无道”。

君王无道。

即便她话语再小,却到底为人听去。

出口落地,转眼无声的东西,又是从她口中处,自然谁也不会将她如何。

只是这四个字算是在往来的朝臣心上滚了一圈。

天子两次闭关,皆逢战事,皆是紧要时候。

如此不问苍生问鬼神,确实非明君之道。

君主不贤,幸得臣子有德。

京畿之中,执天子剑的云麾使不过一时牢骚,转眼便敛正了神色,镇守宫阙,安定人心。

又四月,库车道传来捷报,龟兹国君御驾亲征,在库车道拉开阵势。然首战之中,未过半局,便被大司徒座下暗子取了首级。

至此,龟兹宗室降书递上,俯首称臣。

八月里,大司徒裴朝清去时五万兵甲,归来时十万精锐,黑压压一片入长安城门,过朱雀长街,至承天门。

然而来迎接的,有丞相百官,有他的妻子女儿,却没有天子。

今岁格外冷些,一入秋,天子旧疾复发,便再不出宫。

只是这般盛况,亦不出来,实在让人齿寒。

群臣望着风尘仆仆归来的将军,有部分只蓦然叹息。

*

“陛下尚不能下榻。”阴庄华近身同裴朝清悄言。

裴朝清颔首,与同僚见过,遂换马车急入宫内。

寝殿内,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和汤药味,床榻上的人剧烈得咳着。

未几,便吐出一口血来。

医官施针喂药,半晌总算安定下来。

“二哥——”李慕睁开双眼,嗓音嘶哑乏力,只抬手退了侍者。

这一声“二哥”是随裴朝露喊的。

年幼时,还不曾成婚,他便这样喊着。

裴朝清立在床畔,一双红肿眼睛尽是翻涌的怒意和难言的痛惜。

好半晌,方深吸了口气,坐下身来,将他扶起坐靠在榻上。

李慕,不过比他裴朝清早回来半月。

当日让西北道诸门出兵后,翌日他便sī • fú出行,率亲卫夜奔库车道,同大军汇合。

明杀与暗刺,一如十数年前首次与龟兹交战般,直取敌军将领首级。

这近五年风云变幻,从朝局到边境,原不过他一场谋划。

他以守丧为由,避在齐王府中,远调早先潜入龟兹的僧武卒做内应,探地势,观兵甲,又挑动龟兹出兵,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布好局。

遂派裴朝清出征。

库车道上的僵持,亦在他谋算中,西北高门愿意出兵最好,不愿他便自己前往。

推演和预设了无数次无数种可能,暌违五年,他终于打破内忧外患的局势。

亦成功地熬过被群臣催促立后纳妃的日子。

到今朝,总算可以喘出一口气。

而阳关道一战,他将自己保护地很好,并没有受伤。

是急返两地的奔波,加上这些年殚精竭虑地谋划,引出了他全部的病根。

好在近半月的急救,让他缓了过来。

裴朝清目光无意瞥过他枕头处的那个锦盒,眼中恼意更盛了。

他进来时,阴庄华同他说,好几回太医施针急救,他明明意识不清,却始终都抓着那个盒子,闹得太医寻不清他肌理脉搏,下不了针,差点误了时辰。让他想办法拿走它。

“那是何物?”裴朝清问。

李慕随着他目光看过,眼中亮了亮,只捧过盒子,放在胸前。

“阿昙的一点东西。”他打开锦盒,伸手轻轻抚摸。

里头一共放着三样东西。

用金线缠着的两缕青丝,一枚在敦煌她重回李禹身边时留给他的荷包,还有一只她的绣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