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许都风云 第九十六章·终不似,少年游!(3/4)
按照曹昂所说,终究是平静下来,见到曹丕的面色再次如常,曹昂才看向司马懿道:“刚刚到,就见道子桓对着世兄怒气冲冲的,我这个弟弟心思还是不太沉稳,有劳世兄劝解一番了。”
司马懿听闻,心中松了一口气,笑着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吾与子桓公子在评鉴历代先贤,观点不同自然有了争议。”
曹丕勉强抿嘴一笑,点点头,显然是认可司马懿的“说辞”。
曹昂听闻后,挑挑眉“哦”了一声,道:“说的是哪位先贤啊?”司马懿尚在沉吟中,曹丕却喃喃开口道:“是郑庄寤寐生的故事。”司马懿听闻面色大变,不可置信的看向曹丕,仿佛是在问“你怎可说这个?这与直接告诉曹昂你我所图有何两样?”
这个故事很简单,说的乃是春秋时,一代雄主,郑庄公的故事。
说的是郑庄公弟兄二人,母亲武姜因生庄公时与寻常不同,郑庄公是武姜在睡眠中生下的,醒后方知,先是生下来脚,最后才生下头,惊吓了姜氏,所以姜氏不喜欢他,荒谬地说他是“大逆不道”,倒着生的,天生的不孝。所以郑武功为其取名“寤生”。
与对待郑庄公相反,武姜对其弟弟叔段却百般宠爱。
按照古制,寤生是老大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成为郑国君主。
母亲武姜更加心怀不满,千方百计培养叔段的势力,以便强大后取代庄公。
于是她就替叔段请求封地想要制邑,庄公不同意,武姜又请庄公把叔段封到京襄城,庄公同意。
叔段到京后,称京城太叔,招兵买马,修筑城墙,准备谋反。卿士祭仲发现后告诉了庄公,庄公说:“只要我母亲武姜愿意,有什么关系。”祭仲说:“武姜没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点把他们安置个合适的地方,不然就难对付了。”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等着瞧吧!”
郑庄公二十二年,弟弟叔段认为时机成熟,就和母亲商量谋反日期,武姜作出决定后就回信给叔段,让他立即起兵,自己做为内应。
此时,郑庄公早已发现他俩的阴谋,截获了密信。拿到证据后,郑庄公即派公孙吕率二百辆兵车包围了京襄城,叔段措手不及仓皇逃至鄢陵,又被庄公追杀而被迫逃到共城后自杀。
这样以来,庄公对武姜更加不满,扬言“我俩不到黄泉不再见面”。
说得乃是一个兄弟反目的故事,曹昂不由得一愣,看向曹丕,心中想到“汝与我说这个是在暗示我什么吗?”
“这些有何好争议的?难不成两位在讨论共叔段罪不至死嘛?”,司马懿打了个哈哈道:“只是先闲浅之言,当不得真,当不得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