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汴梁市井,一幅清明上河图(二)(2/4)
另一边陆畅与镖局的人在樊楼上杯觥交错,喝的不亦畅快。
忽听得对面三楼有人呼啸,“对面是什么人,这样粗鲁吵闹!”
只见说话的人身长七尺五六,头戴软纱唐巾,身穿金线绣牡丹紫色绸袍,足蹬飞凤靴,面皮略显得苍白,凹眼窝,高颧骨,薄片嘴,二十岁出头的年纪。身旁搂着一个浓妆艳抹的官妓,手中抱着琵琶。相陪的一个绿袍公子,二十五六岁年纪,中等身材,圆脸阔嘴,细小狭长的眼睛,身旁也坐着一个弹铮的jì • nǚ。他们两人身后分别站着两个护卫,都是身高八尺以上,膀阔腰圆,戴着护腕、打着绑腿的彪形大汉。
听了紫袍公子呼叫,樊楼店主人樊华樊敬尧赶快碎步跑上楼来,深辑一礼,笑着说道:“博平侯,您有什么吩咐?”
“敬尧,你家买卖越做越大,现在也没了品味,什么人都要接待。对面都是些什么人呀,这样粗鲁吵闹,你也叫上二楼接待?”
原来,说话的这个人就是太宗第八子,人称八大王的赵元俨的嫡长子,赵允熙是也,现被封为博平侯。他旁边作陪的,是当朝参知政事王钦若的衙内,王从益。
再说樊楼规矩,一楼是散座,接待平常人家。二楼是雅间,接待大商贾客人,国朝商业发达,商贾地位虽不高,却十分有钱,因此客人也络绎不绝。三楼是阁楼,更隐蔽,只接待官宦贵族,没有权势的白身是上不到三楼来的,因此客人也最少最安静的。因为夏天燥热,三楼的阁楼大部分都卷起细竹帘通风。
因为二楼陆畅等人人多热闹,又都是武人出身,声如洪钟,醉酒后难免语出污秽,荒唐胡闹一些。因此扰了三楼上赵允熙与王从益来吃夜宵的雅兴。
正当樊店家跟博平侯回话的时候,突然对面射过来一支镶金竹筷,速度奇快,斜刺里扎向赵允熙面门。说时迟那时快,博平侯亲随也是身手敏捷,一抬手弹飞了这支竹筷,扎个马步,护住主人,喊道:“是谁?!”
赵允熙也是吓了一跳,撇开怀中女子,“腾”的一下站了起来。那女子差点摔出去,惊呼了一声。
樊店家更是吓出一身冷汗,要是博平侯在他家伤根汗毛,他也逃不了罪责,重则死罪,轻则发配,罚没财产。
对面陆畅意识到了这支竹筷是自己兄弟王大力射出,也是一惊。对他喊道:“大力兄弟,不得无理。”
王大力骂道:“三楼上什么腌臜鸟人,敢对爷爷们指手画脚,看我不一筷子射死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