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上海李家祠堂(3/4)
根据跟岳父李存智的那次东苑交底,和这次跟李经历的正面接触,陈天华忽然觉得李鸿章晚年在接班人的问题上,做错了一件事。
那就是推举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把整个淮军拱手让给袁世凯。
他认为李家子侄中无人能担。
其实,他忽略了长子李经方。
综观李经方一生,因李鸿章而得官,又因其父而不得施展抱负。
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他出道以来,一直生活在父亲李鸿章的阴影下,充当一等秘书,特助而已,始终是个气不顺的悲剧人物,做那些最不讨好,骂名涛涛的‘弱国无外交’勾当。
按李存智说法,李经方聪明能干,精通五国语言,文涛武略,在家族中威信颇高。
在李鸿章病危期间,李氏族人们曾想推举李经方为淮军领袖,由他主政,李存智,李经羲等李氏侄辈们辅助。
云贵总督李经羲,还是蔡锷将军的老师,带兵有方。
可惜李鸿章不允许,不知他是看不到,还是怕李氏一族斗不过袁世凯,竟强逼李氏侄辈们跪地发誓,效忠袁世凯。
更有甚者,他给朝廷上的最后一份奏折,直言‘经方不堪重用’,直接断了李经方的一丝念想。
不知这里李鸿章老眼昏花了,还是出于对李经方的庇护,让他不要再涉政。
最终,李鸿章给子孙们留下数亿家产家业,撒手人寰。
但他没考虑到李经方尚在壮年,年轻有为,抱负远大,这样一来,只能让他郁郁寡欢下半辈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