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双栖私塾学堂(2/4)
当然,收费标准不一样。
双栖学堂的规模并不大,仅有四间砖瓦结构的教室,黑板,课桌椅板凳齐全。
每间教室可坐学生二三十人,相当于一个年级。
看教室就知,双栖学堂分成四个年级,从低到高。
学堂里建有一个藏书楼,还是有一定规模的书籍,包括一些翻译过来的外国书籍。
刘文杰先生很重视书籍,但凡正式出版的书籍,他都会去采购来,放入藏书楼,供老师学生们阅览。
学堂里还建有学生宿舍,离家稍远的学生,可以选择寄宿。
陈天华来到学堂院中,似乎有些熟悉,他的脑袋瓜子里存有记忆,说明土根就在这里读的书,毕业之后又去了县城洋学堂混了半年。
他见几间教室里有不少学生,穿得很单薄,衣服补丁一个又一个的极为寒酸。
这些穷学生在教室里不时地哈气暖手,缩着身子听课。
正月没完,天气还很寒冷,穿得太单薄让人受不了。
“三爹,这学堂里贫寒子弟可以免学杂费吗?”他忍不住询问陪在身边的三伯父法康。
陈法康点头道:
“对于学习用功,有志向的极少数寒门子弟,经校董会同意,可以免学杂费,但书本、笔墨需要自备,若真有神童,校董会也会资助其考取功名。”
陈天华刚才交费时才知,从去年开始,陈法康被校董会聘任为学堂督学,相当于后世的校长。
学堂里有正式开课的先生五名,教辅人员五名。
江浙之地,文风极盛,教学普及成度、识字率相比外地算是高的,尤其是被称为盛产‘绍兴师爷’的发祥地,不识字能行吗?
这里的百姓,家里最穷,也会节衣缩食、甚至于举债都得送孩子读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