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初试见成效(3/4)
据母亲说,一块银圆在市面上可买二十斤大米,八尺粗布,七斤猪肉……
陈天华决定将钓杆增加至十二支,分成二组,大姐亭娟和小妹幼娟各一组,每组负责六支钓杆的串、摘、放。
每组单循环时间要缩小至四十五以内,最好不超过四十分钟,这样就提高单位时间内循环次数,提高效率,将利益最大化。
下午,陈天华对亭娟和幼娟姐妹俩,进行了串蚯蚓、摘虾、放杆的流程操作训练,反复操练强化,提高熟练程度。
大姐亭娟平时里放纱织布,是做惯针线活的,所以很快掌握了操作流程,手指灵活度比幼娟强出不少。
陈天华也对钓钩的倒钩刺,做了加强和改进,要让大虾们一碰上钩就挣脱不了。
诱饵引子也是多准备和改进,注意到谷糠要再抄焦些,增强香味勾引,蚯蚓要细长红色的,粘性好不容易断。
另外,为了装虾,把家里两只水桶连带扁担一起挑着去河边,回来时可省去不少力气。
精麻丝线在湖水里浸泡几个小时之后,松软之后容易断裂,这个每天都要换上新的丝线。
这精麻细线是整个钓虾过程中的易损耗物品,也是返回家里最耗时的一件事。
但这个必须每天得做的功课。
翌日卯时。
公鸡刚啼鸣,陈天华已从小床上一跃而起,他立即到西厢房摇醒了卫娟和幼娟。
姐弟妹仨顾不上怎么洗脸,拿上工具,挑起水桶,踏着湖边晨露的小草,大踏步前行,为了争取清晨的宝贵时间。
他们三人来到昨天垂钓地点傍,开始了新一天的「野钓」作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