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 第 269 章 朱元璋的发疯文学18(2/3)
皇太子妃莞尔道“大抵是太累了吧,毕竟还是个孩子呢。”
皇帝刚离京的时候,皇太子妃是有些不安的,不是为她自己,而是为了儿子。
才五岁大的孩子,饶是聪明敏锐,方方面面上也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那些个辅臣们个个儿都是人老成精,备不住就要糊弄他的。
这要是出了纰漏
为着这缘故,皇太子妃专程写信给父亲,劳他在外看顾,多关注着朝廷当中的风声,在东宫等了两日,到底还是没按捺得住,实在放心不下,遂悄悄往御书房外静候儿子。
人才刚靠过去,就听儿子在里边大声骂人一众老成的声音当中夹杂了一道稚嫩的童声,还是很好分辩的。
皇太子妃刚听见的时候,心里边还有点急。
一个黄口小儿的叫骂,很容易被人理解成口不择言,亦或者是情绪彻底失控的结果。
再仔细一听,又觉得不对。
虽然骂的挺脏,但听起来好像还有理有据
再之后皇太子妃眼见着两位朝廷重臣被骂的冷汗涔涔、脱帽谢罪,心下诧异之余,却听儿子毫不犹豫的下令将这二人拖出去杖责到死。
其余朝臣们不无惊诧的向前求情,他却统统置之不理。
反而说“我知道,他们的过错罪不至死,寻常情况下,免官便也罢了。可是你们扪心自问,若是皇爷爷在此,他们还敢推诿狡辩,试图混淆视听吗”
“他们绝不敢”
那声音稚嫩,却隐含着几分清厉“今日如此为之,无非是想要掂一掂我的成色,看我是不是好糊弄罢了。他们不是想知道吗那我就让他们知道个彻底”
继而又听他笑道“我知道,这两个人只是愚蠢了些,做了你们当中某些人的先锋,我也知道,你们这几日明里暗里的试探,想知道我是否与皇爷爷相类”
“今个儿我就把话撂在这儿了,是,你们想的一点都没错”
“都给我记住了,你们没看错,我就是跟皇爷爷一般秉性的人”
四下寂然,几瞬之后,众臣纷纷惶恐不已的跪地请罪。
后边的事情,皇太子妃就没有再听下去了,一提披帛,离开了这里。
儿子完全能够独当一面,她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只是在踏出乾清宫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发出了一声感慨似的叹息“真是天生的帝王啊”
天生的帝王现在很不开心。
任谁才五岁就开始打工,都不会开心的。
凌晨四点半就要起床。
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准备上朝。
朝议结束还要跟相关朝臣开小会。
等全部开完,估计也就到下午四点钟了。
你以为这就可以休息了
做梦
五岁的皇孙不需要上学吗
朱棣开始尝试着理解公鸡。
任谁天不亮就起床,都会很想尖叫的
皇太子妃知道儿子辛苦,每日都让小厨房煨汤给他补身子,这会儿亲自盛了一碗鸽子汤递过去,又劝慰他说“今个儿的课业就停了吧,过几日再补也一样,说句不中听的,老爷子这个年纪难道念过书”
又拍板说“西域新进献了一批马,叫几个师傅带着你去瞧瞧,寻一匹小的,下午出去兜兜风。”
要不怎么说皇太子妃会做人呢。
朱棣出门的时候憋了一肚子郁气,听到这儿也散了“改天吧,朝政要紧。”
皇太子妃看他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却是忍俊不禁,叫他慢慢吃着东西,又同他说些家常事“今上午你七叔母还使人送信过来,说是在海外发现了银矿,数量还不在少数,正犹豫着要不要报到朝廷那儿,一处开发呢”
朱棣听罢,毫不犹豫的摇摇头“不成。这事儿叫七叔母手下的人做,用不了多久就能见到成效,要是挪到朝廷里,你踢我我踢你,哪个衙门都想分一杯羹,最后谁都吃不上饭。”
他咽下一口汤“我给七叔母开个条子,让她尽管放手去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