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可敦城之战,打残乞彦部!(3/4)
两百年来,蒙古各部除内战纷纭之外,也就是当年与契丹人在不儿罕山下的一场大战。
契丹人以死伤万骑的惨烈代价,斩杀蒙古各部数万勇士,换来了两百年蒙古诸部对辽国的臣属。
两百年间,辽人对更加苦寒的漠北之地施行屠杀式的减丁政策,每当蒙古人即将有崛起兴盛之征兆时,辽国狼骑就会适时出现,挑起局部战争,诛杀蒙古壮丁。
所以,契丹狼骑对蒙古人来说,就是梦魇。
而对于在辽国之南的遥远的中原王朝,其实蒙古人本没有什么特定的印象,更无任何交集。
辽国的覆灭让蒙古诸部看到了崛起的良机,但大多数的蒙古人都将目光瞄准了强大的金人,对于宋人或者现在的燕人,蒙古人其实没怎么看得起。
如今燕国大军突然兵临城下,这一切来得太过突兀,乞彦部人更没想到这支燕国军马之勇猛,丝毫也不亚于契丹狼骑。
而装备之优良,军容之严整,军机之严明,进退自有章法,这又不是契丹狼骑所能及。
锦衣铁骑和御林军万骑在冲杀中逐步分散成以千人为一队的数条长蛇阵型,忽而正面作战,忽而迂回向后,忽而正面硬抗,忽而又是一阵强弩齐射,战法飘忽不定。
与只穿裘皮装备简陋的蒙古骑兵相比,锦衣铁骑身着防御能力极强的改良版的黑漆顺水山文甲,手中的特制绣春刀也是锋锐无比,还配备了便于骑兵携带的短弩。远非蒙古人的粗略弯刀能比。
两军相遇勇者胜。
但在同等战力的前提下,士气和装备自然就决定着战役的胜败。
因此,虽然蒙古人的骁勇彪悍令锦衣铁骑惊叹,判定蒙古骑兵的战力不亚于金人,且但凡进入交战状态,唯有死战,绝无贪生怕死之辈。
但携大胜之威而来、装具占优、人数占优的锦衣铁骑从一开始的焦灼战,慢慢变成分割战,直至全面占据主动,实现了单边倒的屠戮碾压。
可敦城外血气弥漫,血流成河。
眼见自己的心腹部下渐渐在燕军的冲阵中消亡殆尽,篾尔赤心中泛起了从未有过的畏惧和寒气。
他眼角的余光悲哀得掠过不远处的可敦城,以及散落在战场上的所部尸身,终于命亲卫吹响了突围溃逃的牛角号。
寒风萧瑟中,篾尔赤率千余残部杀出重围,逃离可敦城,弃乞彦部族众于不顾,逃亡塔塔尔部。
可敦城一战,燕青和杨沂中率锦衣铁骑和大燕御林军斩首乞彦部五千余众。
而己身也死伤二千余众。
这已经是锦衣铁骑自成军以来比较大的伤亡了。
足以让燕青心痛如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