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齐王府里红楼梦(2/3)
李师师递过一枚青玉玦。
王霖接过,也不多言,直接揣进了怀中。
似是为了调节气氛,李师师又冲李清照和朱淑真道:“两位姐姐,你们可是我大宋两大才女,如今相公将别,姐姐不妨诗词壮行,聊表你我姐妹的心意才好。”
众女都望向了李清照。
朱淑真抹去眼角的泪花儿,轻道:“还是清照姐姐来吧。”
李清照也不推辞,她起身站在厅中,若水的眸光落在王霖身上,心头弥漫着万千柔情和无尽伤感,缓缓吟道:
“蝶恋花——送相公西行。”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来不似蓬来远。”
李清照吟完,众女皆拍手称赞。
王霖心中略一思量,这本来是李清照临别送给姐妹的那首很出名的蝶恋花,如今倒是出在此处,也算是蝴蝶效应的缘故吧。
只是她词中“东来”的原意是指来州,“蓬来”则指登州,如今就成了“东来”暗指青州,而“蓬来”则对应海上仙岛,比喻更加遥远的地方。
大抵是希望王霖常常来信家中的意思。
王霖突然想起李清照后半生的那些过于悲伤色调的诗词绝句,会不会因为她命运的改变而消亡?
大抵会的。
毕竟诗言志,也与个人境遇密不可分。
但反过来说,李清照当然也会因此创作出更多欢乐系的佳作,这不一定就是坏事。
朱淑真亦然。
诸女评点了一番李清照的蝶恋花,厅中气氛明显就少了几分愁云惨雾。
朱涟突然幽幽道:“王爷呀,清照姐姐赠词,你可有佳作唱和?”
这声“王爷呀”直把王霖喊得心中一跳,竟不由自主生出了几分异样,他投过目光去,朱涟悄然红了红脸,因为她感知到了王霖目光中的某种侵略性。
李师师也笑着拍手道:“是啊,相公,你要唱和一首才好,你与清照姐姐可是并称王李、词中龙凤的,焉能没有唱和?”
众女都用期待的目光投向王霖,犹以李清照和朱淑真为甚。
王霖轻笑。
诗抄得太多,有时候连他自己都有些忘乎所以,仿佛他真的变成了堪比苏轼的一代文豪了。
但此时此刻,他怎能认怂,更不能扫了自己女人的兴致。
只好在心中对辛稼轩再道一声告罪,径自吟道:
“木兰花慢——”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延,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李清照和朱淑真自然是在旁热切点评王霖这阙词中的某种深意,王霖坐在一旁笑而不语,心中却有些惭愧。
但弃疾还未出生,想必大才不怕巷子深,大名鼎鼎的辛稼轩一定还会酝酿出更加文采横溢的诗词来吧?
……
王霖在书桉上写下“潇湘馆”三个瘦金体大字,然后才冲韩嫣笑道:“嫣儿,我觉你此处叫潇湘阁不如叫馆为好。”
韩嫣喜笑颜开:“多谢相公赐名呢,我很喜欢。”
诸女见状当然有些眼热,立刻上前索要名称。
王霖当然也不推辞,径自起名。
赵福金——“蘅芜苑”;
潘金莲——“怡红院”;
完颜什离——“望乡楼”;
慕容婉儿——“秋爽斋”;
花芯——“蓼风轩”;
张贞娘——“暖香坞”;
李师师——“紫菱洲”;
扈三娘——“缀锦楼”;
孟玉楼——“藕香榭”;
李清照和朱淑真——“稻香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