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提醒(2/2)
李世民宠爱太子,可没让太子的出行规格越过自己这个皇帝;康熙对太子的宠爱,却已经越过了自己皇帝的身份。
季世文仍有些侥幸:“我又不是太子的人。”
季戈嗤笑:“可如今也不是唐朝。”
唐朝李世民大权在握,虽然世家不可一世,但可能是因为当时距离开国还没多久,他自己也是从战场上真刀真枪拼杀下来的,所以世家在李世民面前也不敢太过折腾。
康熙却不同,他虽也是大权在握,朝廷却算不得是他一言堂。
其他不说,满人传下来的八王议政制度,就给了他不少掣肘,虽然如今已被他瓦解了得差不多了,但在朝堂仍有不小的影响力。
八王议政制度是在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位皇帝不遗余力地打压后,在乾隆时期才彻底失去了影响力。
是以,康熙需要考虑的东西就太多了。
季世文没听懂这话的意思。
季戈笑了笑,解释:“如今夺嫡之争已进入了最为激烈的时候,若是废太子,其他成年皇子会如何?会心甘情愿地拥戴大皇子当太子?不见得吧?就算他们愿意,其他皇子背后的势力也愿意?”
“其他不说,那八皇子背后站着的皇室宗亲,就不可能答应。”
别看老大老八关系好,老八更是被老大的生母养大,但两人背后的势力却泾渭分明。
大皇子背后站着的多是武将。
八皇子背后站着的,却多是皇室宗亲。
最具影响力的,便是那群由八福晋外祖家串联起来的,野心勃勃想要重现八王议政制度辉煌的皇室宗亲。
“可皇帝怎可能坐视朝中大乱?”
“他必然会想出反制措施,而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无异于给这些无处使力的皇子与大臣一个靶子。”
毕竟对于皇帝这种权力怪物来说,屁股下那把椅子永远最重要。
虽然也有感情因素,但康熙二立太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些觊觎着他屁股下面那把椅子的不安分皇子,以及他们背后更不安分的势力。
太子,其实是挡在皇帝与其他皇子、大臣之间的缓冲地带。
季戈清楚未来的发展,是以语气格外笃定。
谁让,康熙真做了二立二废之事?
季世文瞪大了眼睛:“你是说,皇上可能会……”
季戈耸耸肩:“谁知道呢?”
季世文即便想要忠君,也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家人。
他并不是愚忠之人。
许久,季世文抬头:“再等两日,我会进宫面见皇上。”
季戈松了口气。
自从季世文被调回京城之后,每次塞外之行,他都不曾缺席,且每次都与康熙形影不离,算是他的最后一道防线。
但这次,季世文竟主动进宫,请求留守京城。
康熙细问之后,才知道是为了他女儿。
康熙自己也有不少女儿,但比起儿子,他对那些女儿的态度就要差多了。
也不是对她们不好,只是不在意而已。
除了仅有的一两个公主外,其他公主于他而言都不过是联姻工具,她们在宫里的生活好不好他不曾过问,婚后的生活幸不幸福,他也不会多管。
是以他很难理解,季世文对女儿的重视。
但好在,季世文宠女儿的名声早已有之,梁九功等人也曾当做趣闻讲给他听。
况且,这也不过是季世文第二次求他恩典。
嗯……
第一次也是为了这个女儿。
那为了让她免选。
康熙无奈又好笑,但到底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宫里也有不少宫妃怀孕后反应剧烈,你若担心女儿,不妨到太医院问问那些个太医。”
季世文没想到还有这意外之喜。
他当即跪下谢恩:“多谢陛下。”
康熙摇头,让他下去。
季世文起身告退,但等走到大殿门口之时,到底还是过不去心头那关,返身走到康熙面前。
康熙狐疑地看着他:“可是忘了什么?”
季世文略有些犹豫,却还是含混开口提醒了一句:“微臣近两年与太子多了些接触,总觉得他神情略有些抑郁,脾气也急躁了许多。微臣知晓陛下政务繁忙,却也该多关注太子几分才是。”
康熙愣了下,失笑:“爱卿怎么关注起这事儿……”
他笑容凝滞,突然想到了去年塞外之行中,季世文对太子的严防死守。
川宁侯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季世文却挠挠头,憨笑道:“可能是微臣多想了吧。”
言罢,季世文告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