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李睿三戏高罗云,高句丽军区成立(4/4)
至于这shā • rén盈野的远征军,也不太适合放回大隋国内。
李睿和女帝讲清楚自己未来的打算,并取得女帝的同意和支持后,就大胆的接收了远征军的指挥权。
反正这段时间一直都是李睿在实际领导远征军征战,所以凭借李睿打出来的威望和实际的地位,接手远征军的时候毫无阻力。就连杨素也毫无怨言,积极主动的配合交接权利。
这杨素本来是对李睿在洛阳敲诈自己和宇文家一笔心怀怨念的,但杨素还算是有一个职业军人的基本素养。
在李睿指挥部队从平城突围以后,救了他和四十万远征军以后,杨素就对李睿的救命之恩念念不忘。
而在李睿改变打平壤的战略,灵活机动的指挥远征军在高句丽版图上纵横捭阖的时候,杨素就对李睿的军事才能佩服不已,更是死心塌地的服从李睿的指挥,再无二心。
在取得远征军的实际指挥权以后,李睿把自己的黑山卫再次进行扩编和整编,八百黑山卫只留下两百做为种子,延续黑山卫的精神和训练强度。
其他六百人全部放到远征军准备留在高句丽的部队中,担任校尉以上的官职。
这倒也不能怪李睿任人唯亲,在这特殊的时期,也只有用这种方法才能基本保证部队对李睿的绝对服从和忠心。
要知道,这些部队可是要留在高句丽的,没有忠心的保证,时间一长,还不知道要出多少草头王?
完成人员的安插后,李睿就地打散远征军的建制,改变远征军的使命。把远征军改为大隋高句丽军区,由李睿自任军区司令,一军军长赵子,率领十万人,驻扎仁川;二军军长钱丑,率领二十五万人,驻扎济州岛。
只有一小部分,不到五万被李睿认为潜力不大,不好按特种部队的方式训练而淘汰下来的士兵,被李睿交还给大隋兵部。
由大将军杨素和他的那些诸如宇文化及一类的高级将领们率领着回国,名义上就是远征军班师回朝。
和女帝商量好了,在这五万人回到洛阳享受一下胜利的荣耀后,再让兵部把他们调往突厥前线。哪怕是李睿淘汰下来的部队,也是见过血、杀过人,真正上过战场的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