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事情商定(2/2)
但是以两个字为封号的,这么多年了,他也没有听说过。贤德妃……若是当今真的觉得元春“贤德”又如何会等到如今元春已经二十有五才封妃?
大明……大明只有追封谥号的时候才会选择两个字的封号。
想到这里,贾赦冷不住打了个冷战,不敢继续想下去了。
见他如此,宝玉也没有继续说话,两叔侄又沉默了一会儿,眼看着外面的天色都要黑了,宝玉才又开口道:
“大伯父,侄儿认为,眼下最重要的是将玉蜀黍找出来,这样才能洗清咱们荣国府“杜撰高产作物,引诱义忠亲王南下”的罪名。”
“宝玉说的有道理。”
贾赦其实也想到了这一点,见宝玉提起立刻就出声附和,又道:
“当初我确实见过那玉蜀黍,虽说当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只看就能知道,至少亩产能达到三百斤。绝对的高产作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三百斤?
听他说起玉米的亩产量,宝玉的嘴角微微抽了抽。
大明的称是十六两一斤,这三百斤,折合成种花国的称来算的话,大概是四百八十斤左右。
放在大明是难得的高产作物了,可是放到了种花国,亩产一千斤都算是歉收,大部分田地的产量能达到一千五百斤到以前八百斤。
若是……若是自己真的能找到玉蜀黍,那么培育出更高产和玉蜀黍,是不是也算荣国公府戴罪立功了?
不过现在也不是琢磨这个的时候,宝玉忙将尤三姐父亲的事情说了,又道:
“孟良已经死了,他的手札,以及玉蜀黍的种子都被烧了,大伯父知不知道他当初在什么地方培育玉蜀黍,不知道那里还有没有残存下玉蜀黍的种子?”
“当初我是在长安府境内遇到的孟良,他培育玉蜀黍的地方在长安和大同交接的一处小山村里。不过……不过就算是当年还残存下玉蜀黍的种子,这么多年了,只怕种子也不能发芽了吧?”
贾赦想了想又道。
听贾赦说到长安,宝玉的心中微动:“不去看看总是不会死心的,这样,等到琏二哥这边安排好了,我打算去长安一趟,查一查小山村的人家有没有留有玉蜀黍的种子的。”
说起来也有缘,当初他来到大明之时,所处的地方大概就是这个位置。
“这……你祖母估计不会放心让你去的,而且你也不认识玉蜀黍,还是我亲自跑一趟吧。”
贾赦拧了拧眉头,对宝玉道。
“注意大伯父的人太多,大伯父贸然前往长安,很容易被人发现端倪。而且……山夫子打算出仕,谋到的位子就在长安府,侄儿本来也打算送夫子一程的。”
宝玉摇了摇头,玉蜀黍委实太过重要,没有亲眼去确定他总是觉得不太放心。
叔侄俩又商量了一会儿,决定眼下的事情只他们叔侄知道就好,没必要告诉其他的人,免得多生事端。
又确定了比如派人联系贾蔷,还有想办法搜寻秦可卿的下落,以及让贾琏去江南一带倒卖花石的事情之后,宝玉就回了暖阁。
当初为了秦可卿的安危,宝玉是将她送到了王家庄的。
不过秦可卿只在王家庄待了三个月,养好了身子,就和后来找去的宝珠和瑞珠消失了,眼下都已经快半年了,一直也没有她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