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乱石滩的建设(3/4)
现在是深秋,杨凡已经把周围能够买到的蔬菜都买光了,甚至影响到了周围几个城市的蔬菜供应。
杨凡把这些菜全部用来腌制咸菜。勉强可以维持到明年开春。
这个年代的蔬菜很差,像大白菜长的稀松,一棵菜没有一两斤沉,究其原因是这个时代不懂得把白菜捆起来,让它长大长致密的办法,后世一棵白菜五六斤甚至十来斤是常有的事。
凌晨流民们天一亮就都起来吃饭,每个村子都是五百人组成一个大队。由一名团练老兵管理,每天早上按照家庭集体排队到村广场打饭。
现在村子的管理模式确实真的和生产队一模一样,没有工资,靠积累工分到年底给予奖励和兑换物资。
大家集体吃食堂,集体发布匹、取暖柴薪等福利。
村食堂在戏台下一字排开几口大锅,锅里煮着粉碎的高浓度玉米碴子和芸豆粥。之所以给他们吃玉米碴子粥,主要是应为陈粮里玉米最便宜,另外芸豆富含人体可以直接吸收的微量元素和钙,这些都是应对缺乏蔬菜的办法。
中午发玉米面烙的发面饼子。
晚饭是杂粮饭。
菜基本是没有的,每餐只发放咸菜。每隔几天才会有水煮的野菜作为副食。
这个季节野菜马上也就没有地方挖了,副食很快就要断绝。
这些流民壮劳力都调去修水库了,主要是挖导流明渠和开凿山体内的导流隧道。
村里剩下的都是妇女和老人、孩子,他们每天吃完饭就带着玉米饼子和竹筒水壶(里边装着茶水),背着竹筐,拿着五齿钉耙、锄头、铁锹去整理土地。直到天黑前才能回到村子吃晚饭。
吃完饭,然后回家睡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