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密会忠顺亲王

第三百四十二章 密会忠顺亲王(2/4)

目录

色」是为不仁那一句,引用的是孔子的话。巚

他说自己的初心,是不忍大魏读书人被不正之风带坏,所做所为出于恻隐之心,引用的是孟子的话。

「恻隐之心」出自著名的「四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说白了,孟子觉得君子应该有「仁义礼智」。巚

而恻隐之心就是「仁」的开端!

对方用孔子的「仁」相劝,冯一博就用孟子的「仁」回敬。

二者都是儒门圣人,按理是孔子更大,但论「仁」这个字,孟子是青出于蓝。

蒋奉文闻言,已经怔在那里。

他不是被孟子的「仁」给镇住,而是对冯一博所言有些难辨真假。

若真如冯一博所言,那自己身为国子监祭酒,自然没有理由不支持这样的整风运动。

说起大魏读书人的风气,当然是他这个教育一线的祭酒最有发言权。巚

浮躁、轻浮、奢靡等等,任何一个词,都不足以形容现在大魏读书人的风气。

他身为国子监祭酒,自然也看到了其中的种种不堪。

可即使如此,又能如何?

对方的言行听着像是真的,只是做的……

不论如何,这个出发点也算是好的。

正是这个原因,让蒋奉文一时沉吟起来。

「我等圣人门徒,自然要遵循圣人的道理,正所谓:理越辨越明,实践就是辨明道理的过程,所以我们才要提倡「知行合一」,践行君子之道。」巚

见蒋奉文的表情,冯一博态度也变得十分诚恳。

「正如夫子所言,我们之所以先提出「君子之诛」,确实有几分哗众取宠之意,但这也是为了让「君子之道」尽快被人知晓,被人传播,被人接受。」

说到这里,冯一博还笑道:

「你看,夫子和我这一番辩论之后,是不是已经明白了「知行合一」的重要?」

这一次,蒋奉文的面色有些复杂。

他身为国子监祭酒,一时被冯一博的初心所动摇。

可沉吟半晌,还是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巚

文人风气确实存在问题,但这个问题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大多问题,是自宋开始就存在的。

因此他并不看好对方能成功。

况且,以蒋奉文的身份。

在这样形势不明的时候,也不适合说出什么支持的话。

可终究,他被对方的想法动摇。

他身为国子监祭酒,负责教书育人。巚

哪能不希望读书人的风气变一变呢?

仔细想想,刘正所作所为确实搞得国子监混乱不堪。

但那些纨绔所言,确实也都是君子之道。

虽然种种不堪依旧,但好歹知道给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长此以往,会不会开始「耻恶」呢?

「哼!希望你们能记得今日所言,他日若带坏了风气,我定然饶不了你!」

他心中有了几分动摇,却终究放不下面子。巚

冷冷丢下一句,转身要离开。

刚一转身,又忽地回过身来,看着三人半晌,才意味深长的道:

「建大事者,必勤远略而不急近功。」

这句说完,便拂袖而去。

说来说去,对方也算认可了他们的理念。

这是对冯一博的小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