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章 兵临城下誓死不降 郡王退却幽山脚下(3/4)
不几日,各路义军便攻至朝都城下,将个朝都里里外外围了个水泄不通。
禁卫军副统帅王柏坚率部拼死抵抗,誓与朝都共存亡。
朝都城不愧是皇朝第一大都城,其城防之坚固,牢不可破。
战斗伊始,攻城将士多有损伤。方书云便采纳海州义军首领杨炳章的建议,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
就这样双方僵持不下,一个多月过去,朝都城内粮草渐尽,城中留下来的百姓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方书云不忍看百姓遭难,又得知当朝皇上已经撤往南方,而北郡王则在围城之前,与海州郭永达一部官兵早早退守于幽山黄陵。方书云就与各路义军商议,意欲速战速决。
为免遭生灵涂炭,辽州义军头领潘文才提出一个意见,方书云觉得可行,就下令执行。
第二日,方书云令大军后撤十里,并命令几十个传令兵在四个城门前不停地喊话道:“方书云将军有令:为保民安,起义大军即日起后撤十里,即日起三日内,有出城者,义军放行,绝不侵扰!”
不料喊了三日,四处城门依然紧闭,无有动静。
西山州义军头领吴红岩按耐不住,建议义军调集火石战车强攻城下。冀南义军头领刘翼州恐此举造成都城受损,百姓死伤,坚决反对。
千年古城,倘若毁于一旦,亦是方书云所不能接受的。
这时候,辽州义军头领潘文才又献上一计,方书云觉得到如今别无他法,只好一试。
第二日,又有十几个传令兵来至四处城门喊话道:“方书云将军有令:起义军有好生之德,不忍心看城中百姓忍饥挨饿,今运送粮食千担,置于东门,城中百姓可自由取用,绝不侵扰!”
东城城墙上的守兵听了,向下张望,果然见城下护城河不远处堆满了百十袋子粮食。
有卫兵向守城统帅王柏松报告情况,一同留守的朝都府尹刘长风道:“连日以来,我城中粮食已断绝多日,大家都以战马牲畜为食,恐也坚持不了多少时日。此时敌军放粮,若不加理会,恐引城中bào • luàn。”
“那便如何是好?”王柏松道。
“他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可令士兵装扮成百姓模样,出城取粮。并令东城门守军严加警戒,若敌人使诈,即刻关闭城门便可。”刘长风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