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民风之变(2/3)
难就难在粮种之上,虽然番薯的藤蔓也可以作为种子,可也远远满足不了这么大规模的种植。
好在自己还有时间继续发展,毕竟上次从凤阳带回来的粮食至少还足够他吃上一年,到了明年大量红薯种植下去,到了秋收的时候便不必再为粮食担忧了。
作为一个明朝人,李鑫自然不知道这些,他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精神,准备先试验一番之后再进行推广也不迟。
对于李鑫的钻研精神林东十分佩服,因此也没有打击他的积极性,按照他的建议实施。
事了之后林东还对李鑫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够抽空去观澜书院讲学。
这让李鑫大为震惊,忐忑的道:“将军,我乃一介流民,除了对开凿水渠有些研究,其他的一无所知,这教学的事情,恐怕难以胜任。”
“你放心,以你这样的技术,别说当老师了,就算是当专家都没问题了。”
“专家?”李鑫一呆,自己似乎从未听过,当即问道:“专家又是什么?”
“这么跟你说吧,所谓的专家就是专门研究某一领域或者某一方面的人才。”
“原来如此。”李鑫点了点头道:“既然将军如此看重,李鑫愿意效劳。”
离开了村子,林东又去朐山县城转了一圈,这一转不要紧,他发现朐山县城比起之前竟然热闹了很多,和以前比更是有了本质的区别,现在的朐山县城街上再也看不到那些不三不四的混混,就连那些游手好闲之人都没了踪影,商业比起战前反而更加发达,商人如织,叫卖声到处都是。
“这个大哥,我想请问一下,这朐山县的生意人怎么这么多?”
那人将林东上下打量了一番,见他虽然身上的衣服普通却带着随从,当即小声道:“你怕是不知道吧,这朐山县可是东海中所管辖的地方,这里不但安全,而且法制森严,若是有人敢违法必将受到重处,如今的朐山县虽然不敢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可也差不了多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