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亲哥是用来坑的(4/4)
地契到手,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从推土重建织坊,到购买织机,以及初具规模后再开设染坊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需要大笔银子开支。
这些赵喜宝不必忧心,更不用说要伸手找赵老爹拿银子。
京城最美味一菜千金的品珍阁,每日开店就被订购完的悦宝阁,风雅歌舞场所卖艺不卖身的观月楼,还有分散在各地的药铺,当铺,点心铺等等,全都是她的产业。
钱滚钱利生利,没有什么比看到小钱钱天天增多,更加开心的事了。
当产业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她再开发新的产业,便是全凭借兴趣爱好。
二哥负责的对外的商贸,比如西边的波斯,海边儿的琉球。
赵老爹做生意知道分寸,什么该碰,什么不该碰。比如买卖军马,比如私贩盐铁等。这些利润更高,富贵来的更快,但君王怒火的威力也更大,牵连范围更广。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别说这玩意儿没人碰,不不不,相反朝堂有的人艺高人胆肥,碰的就是这一块儿。比如外戚势力强大的窦氏。
如果说窦氏是被太后扶植的势力,那么赵家就是先皇埋下的一粒棋子。
日常吃喝住行,大半被赵家所揽。初始看似无足轻重,是君王的赏赐小本买卖,实际渗透力极强,一旦大树根须深扎,想撼动就非一日之功。
这也是赵老爹逐步退居二线,让赵喜宝和赵恒远瓜分治理的原因。
树大招风,既要保持实力,又不能抢夺君王的光芒,否则,就是君王开始动手清理枝叶的时候。
赵家想要得到安生,必须效忠皇室,为天下分忧,成为皇帝的一把刀。
这也是赵喜宝在很多事情上,主动作为的动机。
考虑十足长远,才能护住赵氏整个家族。
包括必要的时候,协助皇室,铲除宿敌。
赵喜宝看着外面的天空,秋风起,湖水漾,旱情若是继续持续下去。
天下只怕没有如此太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