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朝内政多坎坷 第七十九章 南党北派皆入坑(3/4)
翌日早朝,萧炬先是接见了北方使臣,果然如同元淑对元芸所言。
南北再次和议,北秦需要补偿给南朝白银三十万两,但不是用于战争赔款,毕竟养活四万秦军月余,耗费颇大,
昭阳公主元芸连同四万秦军放回北朝。
北朝将之前夺取的淮阴钟离等地移交给广陵军。
至此,南齐嘉义元年,南北朝在此议和成功。
在北秦使者离开之后,萧炬则开始了今天的议题。
王谈之跪倒在地,随后说道:“陛下,微臣冒死弹劾秦公,私自调兵入城,接管城中防卫,此等行为形同谋反。”
随后上百位大臣尽皆跪倒在地,共同附和。唯有恒现,恒直等北人并未附和,只是站在原地,沉默不语。
恒现看着王谈之,眼中不由的闪过一丝怜悯。他虽然置身事外,但是旁观者清。韦然虽然调动了天雄军,但是从来没有触碰过御林军,御林军才是天子的底线。
果然,萧炬只是冷冷的说道:“调动天雄军之事,秦公事先已经告知于朕。朕觉得并无不妥,况且秦公都督中外诸军事,调动兵马合情合理。”
“陛下,调兵之事大司马可曾知晓?”王谈之此时还是不死心:“大司马总管天下军马,军马调动必须经过大司马。”
萧炬内心直呼一声漂亮,随后目光看向恒直。恒直见状,只好说道:“大司马官职虽然比大将军高,但是都督中外诸军事则代表着如果有战事发生或者有可能产生战事,秦公都有权调动兵马,无需通过微臣。”
随后恒直上前一步说道:“陛下,如今秦公虽可调动天下兵马,但是为了防止日后有大臣再出此言,臣如今年事已高,况且领了扬州牧之后,还要处理诸多事物,微臣请陛下允许臣辞去大司马一职。”
恒现此时叹了一口气,事已至此他已经完全看明白了。萧峦叛逆之事的官员,萧炬无法直接处理,但是并不代表并不打算清算。现在就是清算的时候,北方士族虽然置身事外,但是如今也被迫交出了最重要的大司马之职。
萧炬听后,则是微微点头,随后说道:“大司马劳苦功高,既然力不从心,那朕就允许大司马之请,即日起由秦公任职大司马,燕公之子恒玄,也颇有战功,接替秦公为大将军。目前太宰之职由恒现代领,月余来,也是颇有功劳,故而恒现任职太宰。”
妙也,韦然和袁慕之不禁感叹。恒玄任大将军,反而要从广陵调回,手上其实丢了实权。恒现本身就领宰相之权,如今转正太宰,本身对权利并无影响。但是在外人看来,北派如今得利甚多,南派很难不联想到此番是北派和韦然的合谋,毕竟事情的起因,就是恒家的花船。
王谈之自觉大势已去,随后便说道:“既然如此,臣年事已高,甘愿回到家乡,颐养天年。还望陛下恩准。”
随后又是南方士族官员一并请辞,想来是昨天已然商量好的结果,哪怕没有参与过钱庄分润的官员,也一并拉下水,如此萧炬定然两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