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抚恤金(4/4)
姜海城拿了两本书,《孙子兵法》和《步兵进攻》,“看看能不能看下去。”
两个八岁的半大小子,刚上了二年级,也就是刚把简单的字认全的水平,哪怕两人都很聪明,看这些依旧是为难他们了。
他们如今,最喜欢看小人书,图多字少。
姜之淮拿起《孙子兵法》,翻开一页看了几行字,便觉得眼前一黑,这些词汇太深奥,太复杂,他……不太懂。
至于姜之遇,打开翻了翻,就放下了,跑屋里看贝贝了,其实是想补觉。
姜海城“很难吗要是太难,就别看了。你还太小了,还得再大点看。”
姜之淮∶我看看”
姜海城坐在一边陪他看,笑道“很多字我也不认识。有时间去买个字典,咱们一起查吧。不过我虽然有些字认不全,但我知道每一篇的故事,我先给你讲故事吧。”
故事生动有趣,躺床上的姜之遇支着耳朵听,最后也穿上鞋子跑了出来,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听。
等贝贝醒来,三个人一起看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孙子兵法》了。
贝贝一睁眼就要去玩滑梯,穿上粉色百褶裙就往外跑,爬上去就往下滑。
这可真是太好玩了
姜之遇伸手抓着单杠,做了几次引体向上后,双手双脚都勾在单杠上,沿着单杠往前爬,到头以后,再往另外一头爬,累了以后,才从上面下来。
姜海城在一旁看着,他小儿子真是个好苗子,以后进了部队,能当兵王。
母鸡们伸着脑袋往外看,“喔喔喔”的叫着。
贝贝拍了拍脑袋“忘了捡鸡蛋了”滑下来以后,跑去提着小篮子打开了鸡圈门,挨个的摸摸母鸡们,才去捡鸡蛋,又是六个个大的双黄蛋,“今天也非常棒,去玩吧。”
母鸡们便从鸡圈里飞了出去,关了一夜,现在也想出去找食物了。
贝贝又去捡了鸭蛋,也把鸭子放了出去。
姜海城领着姜之淮和姜之遇去提水浇菜,把菜地浇透了才放下水桶。
栓子娘再次上门,“海城娘。”
这次还带了一双鞋,她笑道∶“丹丹给我做了一双鞋,我寻思着,咱俩脚一样大,就给你送过来了。
...
其实就是给姜老太的,但未过门姑娘哪能直接给人送鞋啊。
姜老太先看了看姜之淮和姜之遇,就看到两人都看着她呢,她莫名心虚。
栓子娘继续推销,“你看看着针眼密实的,他们一家的衣服鞋子,都是丹丹做的。十里八村的好姑娘呢,地里家里一把抓”
姜老太干笑“这鞋我可不能要,海城没打算再娶,先把三孩子养大再说。行了,咱们改天聊。你拿回去穿吧。”
栓子娘继续说道“丹丹对孩子可好了,她侄子侄女都是她带大的,跟她亲的很,带孩子非常有经验,最小的侄女跟贝贝差不多大呢。”
贝贝好奇的看着她,姜之淮抱着贝贝进了堂屋。
姜之遇吐槽“这家养闺女真是可劲使唤啊。家里家外一起干,还要带孩子啊。”
栓子娘∶“…”
姜海城走了过去“婶子,我工作危险,没心思再娶。”
栓子娘打包票“海城,你尽管放心,别管你咋样,丹丹肯定能帮你把孩子爹娘都照顾的好好的。”
姜老太皱眉,什么别管海城咋样啊,他们家海城后福长着呢。她现在听不得别人说这话!
姜海城“婶子,下次来家里坐。”
姜老太“那我们就先吃饭了。”
栓子娘拿着鞋子走了,琢磨着这是真不想娶还是眼光高呢?
带着三孩子,还想找什么样的啊?黄花大闺女谁想给人当后妈啊。
也就是看他工资高,军衔高。
而且,这三孩子,估计不是什么善茬,一点也不好相处。
姜海城刚回堂屋,便听到贝贝奶声奶气的唱∶“小白菜啊,地里黄啊,两三岁啊,有后娘啊。”
姜海城”……”他走到贝贝身边,把她抱起来“这谁教你的啊”
贝贝“小彭庄的一个姐姐有了后娘以后,天天干活,还没有饭吃,学都不让上,日子过得可苦了。”
姜海城瞪了一眼姜之遇“别胡说八道。”
贝贝委屈“我不要后娘。”
姜海城∶“没有后娘。我就想把你们拉扯长大。还望你们看我一个人孤孤零零的,能陪我一起去海岛上。”
姜之遇和姜之淮”
贝贝欢欢喜喜的答应“海岛是什么我陪着爹。”
姜海城“真是爹的贴心小棉袄。”
姜老太端着早饭走进堂屋里,“先吃饭。”
姜海城也去灶屋端饭,姜老太道∶“这两天找我套近乎的人可不少,没嫁过人的,嫁过人的都有,还有城里的呢,总有你喜欢的。你要是怕后娘心毒,那就好好打听打听女方的品行。”
姜海城"余小琴不也是打听过后的"
姜老太“”
早饭很丰盛,姜老太烙了二合面的饼子,放在盘子里,又切了咸盐蛋,凉拌了萝卜丝,还有一小盘的野小葱。
三个孩子多了一碗的鸡蛋羹。
姜海城先卷了一个饼子,放了咸鸭蛋和萝卜丝,递给贝贝∶“吃吧。”
因为小葱比较辣,就没有给贝贝放。
贝贝咬了一口,满口流油的鸭蛋黄,她其实不太懂后娘的,所以压根不受影响。
姜之淮两兄弟得了姜海城的保证,也挺高兴。
正在这个时候,门口有人喊道“海城,部队里有人找。”
来人是住在村口的一个长辈。
姜海城放下筷子,走了出去喊道“二叔。”他看到跟在二叔身后的一行人。
他们穿着军长,戴着军帽,看到姜海城以后,齐刷刷的敬礼∶“首长好。”
姜海城回了个军礼,看向最后面的两人。
跟出来的姜之淮永远忘不了这两人,给他们带来了姜海城死讯的军官,也把抚恤金送到了余小琴的手上。
要他孝顺,不要坠了他父亲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