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VIP(2/4)
诸葛盈就给无上皇斟茶:“祖父,我最近有一些想法,想交给杜表哥和杜表姐来做,您看如何?”
她一看祖父这来势汹汹的样子,就知道他是冲着曹宣来的。这可不行,诸葛盈虽然不恋爱脑,但是该是她的人,她还是要护着的。
无上皇明知道诸葛盈在分散他的注意力,可还是忍不住竖起耳朵打听:“什么想法?”
诸葛盈倒不是忽悠人的,而是真觉得可行:“我想建一所平民小学,暂时只在燕京试点。”
接着她又解释了什么是“试点”。
无上皇若有所思:“这么说,你之前搞的那大同医学院,也是一个试点。”
“不错,燕京的就是一个试点,我是想着,先在燕京搞起来了,其他地方才能继续下去。”诸葛盈之前已经让人在杭州和登州继续试点了。
这平民小学,却不完全是对应现代的所谓“小学”。而是与“大学”相对应的。
大学,即大道之学,大学问,四书五经等等,科举必经之途,小学,也就是在小孩子刚刚开蒙学的阶段,读书习字,学一学三百千之类的。
可是,即便是三百千这样的,并非现代教学体系,也已经是极少部分小孩才可以学的了。大部分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盲。扫盲行动任重道远。
他们可以说,却不会写,也不会认。
读书,从来都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
就算是国子监,还有一些书院,供着人去科举、往上走的,那也是年龄比较大的了,十多岁的学生,但这些学生,排除掉那些出身富贵的,留下一些学习优异的普通人家孩子,那也是从小开始念书的。
能读得起书的,家里就不会太穷,最惨最惨的,那也是全家人合力供养一个会读书的孩子。
诸葛盈深感教育的重要性,便有意先在燕京开一个平民小学,也要交束脩,但是很低廉。有一点后世的公立小学的意味,主要是朝廷出钱。
之前的大同医学院,是诸葛盈从自己的私库里掏银子。
而这一次的平民小学,诸葛盈打算从先帝的私库里掏银子。先帝走都走了,也该做点好事了。
诸葛晟那个王八蛋,虽说胡搞瞎搞,但还真是个只进不出的,朝廷国库里怎么用钱他不管,别搞他的私库就行。他虽然贪图享受,可由于只爱韩氏一个,后宫那么多妃嫔,几乎从来不赏赐,抠门得不行。
他三个子女,也从来不补贴。就想着自己留着,什么时候再补贴给太子(晏恕),或是等弄死了晏君乐,自己和韩氏优哉游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