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番外十一(1/3)
因为三件电器,一直到元宵节,宗周两家都是家属院里的话题中心。
女人们无非是那些车轱辘话来回说,男人们可就有意思了,从电器被送上门到过年,短短几天时间里,就有好几个男的来找宗绍说知心话。
有觉得林薇太高调的,刚挣钱就买这买那影响不好的,让他管管媳妇。
也有大男子主义的,觉得夫妻之间要和睦,就得男强女弱,林薇短短几个月挣了他一年的工资,长此以往眼里还能有他的位置?让他压制住媳妇,别闹得妻离子散。
还有脑子被裹脚布包住的,觉得女人就不该抛头露面做生意,在家相夫教子才是好女人。
宗绍该怼怼该揍揍,向来不背后说人的人,回家也没忍住跟媳妇吐槽起来,他这几天也算是见识到物种的多样性了。
林薇听后当然不高兴,虽然宗绍的态度很满意,但那些说三道四的人也太可恶了,直接列出名单,趁放假前交到妇联主任手上,诉苦说这些人挑拨她和宗绍之间的夫妻关系。
本来那些人找宗绍说三道四,他能做的也就是怼回去,或者话说得实在不中听的,找借口跟人过两招,私底下解决这些事。
也没地方告,这些话难听,但实际上仍是主流思想,真闹到明面上,闹得上头领导都知道了,别人不会认为说的人有问题,而会说他小题大做小肚鸡肠,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各打五十大板。
说白了,这些话说出来不涉及国家原则性问题,也不属于乱搞男女关系那样,是生活作风问题,闹出来纪委都没法管。
原本妇联也是不好管这事的,双方当事人都是成年男性,而妇联能管的是妇女儿童。
但林薇告状的理由精妙——挑拨他们夫妻关系。
扯上夫妻,这就跟妇女有关系了。
再加上妇联主任一向将伟人名言“妇女能顶半边天”当成座右铭,那些人的话可以说句句都在她雷点上蹦跶,都不用林薇多渲染,妇联主任就沉下脸,说一定要让那些人给他们夫妻一个交代。
跟林薇分开后,妇联主任也没直接去找那些人,先联合基地众位领导的媳妇。
羊城基地和三林基地一样,是军级基地,领导级别高,相应的年纪也会大些,他们的配偶也都年纪不小,好些年轻时候上过战场,甚至夫妻就是在战场上认识的。
如今她们也都活跃在工作岗位上,不愿意轻易退居家庭,成为那些人口中相夫教子的“好女人”。
从妇联主任口中得知那些人劝宗绍的话后,可把她们给恶心坏了,回去就给丈夫摆起了鸿门宴,问他们是不是也想让妻子回归家庭。
都是老夫老妻,基地这些领导哪能看不出媳妇的意思,甭管心里怎么想,理智上都知道点头肯定坏菜,赶紧我不是我没有,问谁说的。
她们自然不会隐瞒,将事情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基地领导们听得直皱眉。
林薇和邓湘云做生意挣了钱,这事他们是知道的,也很支持。
军嫂随军后的安置问题,一直都很让部队头疼,别看羊城基地周边热闹,大大小小的国营单位很多,好像工作机会不少。
但那些国营单位都是政府下属的,招工肯定要先骨折当地待业青年,而前几年回城知青多,他们自己都僧多粥少,留给军嫂的工作岗位真不多。
随着改革开放,私营企业渐渐多了起来,工作岗位看起来好像也跟着多了,但那些国营厂效益一天不如一天,保不准哪天工人就要下岗,更没岗位安排给军嫂。
因此,基地领导是乐见军嫂们下海做生意的,毕竟国家都放松了政策。而且生意做起来了,他们这些老家伙也能腆着脸皮,求人提供几个工作岗位,为部分军嫂解决工作问题。就算生意做得一般,只要能自给自足,至少也能解决她自己的工作问题。
至于林薇和邓湘云挣钱后,大几千的电器往家里搬,太过高调这种说法,领导们嗤之以鼻。
彩电就不说了,这两年才兴起来的,价格也确实贵。
但谢师长家里的黑白电视机买的时候也不便宜,上千块呐!而且他家冰箱洗衣机也都是齐全的,虽说冰箱容量小,洗衣机是单缸的,但买得早,当时价格都不便宜。
除了谢师长家,家属院里有冰箱或者洗衣机的家庭多的不说,七八户是有的,基本都是负担轻的双职工家庭,开销小存款多,在这方面也更舍得花钱。
由此可见,人都是这样的,没钱的时候抠抠索索,有钱了谁都想用上更好的东西。
虽然部队整体氛围比较严肃,但他们这些领导也不是老古板,不会要求媳妇能挣钱的军人装穷,继续抠抠索索地过日子。
只要钱的来源正当,别炫耀得太过分,怎么过日子不都看他们自己嘛!
至于那些人劝宗绍的那些话,基地这些领导没几个听得下去的,再加上家里快要翻天,隔天到军营就挨个骂起来。
部队不比别的地方,领导大多是打仗出来的,正经上过学的没多少,都是大老粗,说话没那么委婉,直接把人骂得狗血淋头,让人回去写检讨,并跟宗绍夫妻道歉。
于是过年期间,林薇家里可热闹了,除了来拜年的,就是来道歉顺便拜年的。
对前者,林薇自然好生接待,对后者,她也没冷着脸,只拉着对方媳妇的手说人可怜。既然他们故意挑拨她和宗绍之间的关系,她不挑拨回去怎么能行?
至于成不成的,随缘吧,反正她爽了就行。
基地领导们发话,家属院里那些说酸话的彻底消停了下来,再不敢跳到林薇和宗绍面前。
和大人们心里羡慕嫉妒,却偏要装作公道人,说些不着四六的话相比,孩子们就简单多了,他们的羡慕是纯粹的羡慕。
过年期间,贝贝和小金子因为家有电视机,一跃成为了家属院里最受欢迎的小朋友。
但因为贝贝不到十岁,小金子年纪更小,十来岁的大孩子不好意思认他们当老大,所以找明明和小石头套交情的也不少。
至于瑞瑞,嗯,完全没有人找他。
原因主要是瑞瑞初中读的学校离家属院比较远,再加上他频繁跳级,在同龄孩子刚上高中,甚至还在读初中时就上了大学,所以同龄孩子和他相处起来难免有距离感。
而且在十多岁的孩子眼里,上大学就算是大人了,事实上在家属院里,就算是大人们,也不敢把瑞瑞当成普通小孩看待,和他都是平等对话,别提多客气了。
在十多岁的孩子眼中,他们和瑞瑞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别说来找他,大家看着他都恨不得缩着脑袋走,打心眼里怵这种学神。
明明刚带朋友回家看电视的时候,瑞瑞还会出来跟他们一起看,他干不出家里来了客人,自己躲在房间这种事。
只是每次他出来前客厅喝彩声不断,等他出来大家就安静如鸡了,说得夸张点,看到他,大家打个喷嚏都紧张得不行。
两次过后,瑞瑞就不出来了,他不想让大家有心理压力。
明明心思粗的时候很粗,但偶尔也有细心的时候,比如这次,他很快发现了弟弟的回避,之后就没带过朋友来家里了,想看电视就让他们去小石头家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