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君主五类!太子朱标可为何类?(3/4)
听完先生给出的意见,朱元璋一拍大腿,高兴的说道:“先生说的有道理,咱以后就按照先生所说的培养他们,这几个小兔崽子既然不喜欢儒学,那就通通给咱去学军事,未来好歹能够当一个拱卫大明的将军。”
说实话。
剑圣长虹提出的意见。
正合老朱同志心中的意思,几乎是完美符合了各种条件。
一方面,老朱同志为了保证太子朱标的地位稳固性,自然也不希望他的几个弟弟与他争夺权力,陷入到内乱的状态,所以就琢磨着以后把那些弟弟们分封为藩王,让他们离开中央,出去镇守四方。
儒家知识不学就不学吧,反正会认字、懂事理就行。
另一方面,镇守四方需要军事能力,总不能指望一帮纸上谈兵、游手好闲的家伙去添乱吧。
所以。
让朱慡、朱棡、朱棣学习军事。
老朱同志可以说是喜闻乐见的事情,能够拱卫大明江山的将军,还都是自己老朱家的子嗣,那自然要多多益善啊。
老朱同志转头接着问道:“那标儿未来的发展方式呢?”
剑圣长虹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老朱同志,说道:“大明帝国未来的太子,要如何进行发展,这不应该是陛下您来决定的吗,君主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创业之君、守成之君、陵夷之君、中兴之君、乱亡之君,最终结果如何,这就不是在下能够预料到的事情了。”
创业之君,就是开国之君。
这一类君主特点是,智勇冠一时,有能力有机会统一天下,刘秀、刘邦、李世民等都是此列。
而后四种其实都是继承之君,不过是成绩有好有坏。
.........
守成之君:“兢兢业业,以奉祖考之法度,弊则补之,倾则扶之,不使耆老有叹息之音,以为不如昔日之乐。”
能把祖业看守住,守成之君未必能像创业君一样智勇,可是能自我砥砺,努力也可以成为成功的君主。
像汉文帝开创文景之治时代,就是成功的守成之君。
.........
陵夷之君:“习于宴安,乐于怠惰,人之忠邪,混而不分,事之得失,置而不察,苟取目前之佚,不思永远之患。日复一日,使祖考之业如丘陵之势,稍颓靡而就下,曾不自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