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归一 第163章:北伐伊始(2/3)
楚离面沉如水,看不出什么情绪,打马上前,肃容从人群中穿过,登上点将台,沉声道:“众卿平身。”
平地猛刮起一阵长风,哗啦啦战甲碰撞的声音响起,二十万大军齐齐站起,隆隆的战鼓和呜炮的号角声齐齐奏响,使人热血沸腾,心胆巨震。
楚离眼眸在下面黑压压的众军中一扫,沉声说道:“东南大都督何在?”
青夏抢身上前一步,铿然跪在地上,鼓足劲气,朗声说道:“臣在!”
楚离点了点头,身后的内侍并列走出五人,一路迤逦走下高台,来到青夏身前,手捧着圣旨、符印、令箭、天子剑等物。楚离说道:“百年以来,东齐叛逆屡次饶我大楚边境,欺我百姓,犯我疆土。朕继位以来,枕戈待旦,日日谋划,欲将东南沿海收归版图,上天授意,出兵征讨,立时不过三月,终使东齐灰飞烟灭,大陆南方归为一统,天地同庆。奈何,如今西川战乱,燕回竖子大逆不道,联络匈奴,犯我中原文明,朕意已决,出兵西川,会盟北秦,共同出兵讨伐匈奴,北蛮不灭,誓不还朝。朕意,授夏青为东南大都督,并上将衔,赐天子剑,待朕坐镇东南行省,统筹后方。百官听命辅佐,不得有误。”
青夏双手高举,接过天子剑,朗声叩谢道:“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负陛下重望!”
南楚军臣齐齐呼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负陛下重望!”
天边大雁孤飞,斜斜的掠过上空,被下面声势惊人的一呼吓得险些从天上掉了下来。
较兵不过是一个形势,直到下午散了,宫里备下酒宴,文武百官齐齐到乾安殿上畅饮。席上气氛虽然不算和睦,但好在无人搅局,一场宴会直到深夜才散。夏青在乐松等人的护卫下回了大夏宫,瑾瑜已经命人备好了香汤在等着她。青夏在席上喝了不少水酒,楚离体恤她,在她席上的酒水中掺了水,喝起来倒也无妨。只是那些大臣提壶来敬的却全是实实在在的烈酒,一轮下来,她已经是头晕眼花,刚刚在冷风中骑马还没感觉怎样,这会却微醉了起来。
脱下朝服,走到澡房,遣退下人,脱下小衣内衫,全身赤裸的浸泡在香汤里,头靠在后面的池子上,放松的深呼吸,通体的疲劳都退了去。
不知为何,突然想起当初在南楚的时候,第一次和楚离正面交锋就是在那小小的澡房之中。他那时还是南楚太子,脾气很差劲,城府也不如现在深,竟然偷偷窥视你洗澡,被她狠狠的揍了一顿。现在想起,那时的事情就好像是上辈子发生的一样,其实,也不过是几年而已。
水温渐渐有些冷,青夏收拾起纷乱的思绪,想起那只平安结还差一半,就从池子里站了起来,擦干身上的水,穿上宽大的棉白色睡袍,缓缓的走回寝宫。
刚一打开门,就见一人一身松青锦袍,雪白的皓靴,侧躺在她的软榻上,竟然鞋也未脱,似乎就睡了过去。青夏微微一惊,不过却并没有出声,能这般悄无声息进到她的寝宫,并且无人声张的,想也知道是何人。她轻手轻脚的走上前去,只见楚离面色微红,眉头轻蹙,似乎睡梦中也有什么烦恼一般,和衣而睡。身上带着屋子里淡淡的熏香,显然是来了有一会,等不到自己,就自顾自的睡着了。
他今日也喝了不少的酒,难怪这会儿会挺不住了。青夏拿起一旁的锦被,盖在他的身上,又为他脱下靴子,怕吵醒他,没有为他脱袍子,只是解开脖颈处的两个扣子,让他的呼吸稍微顺畅一点。
做好这一切,青夏拿过还没完成的平安结,坐在软榻的另一侧,细细的打起绳结来。青色的绳结在她的手上灵巧的上下翻飞,穿过一个有一个的扣子,繁杂的花样得心应手的编织而成。青夏拿起绳结在眼前看了两眼,只见宫灯的光从绳结的缝隙间穿过,照在她的脸上,光陰明暗,竟是隐隐的平安两字。
她翻身跳下软榻,蹲在楚离身边,掀开锦被的一角,露出那只莹白的玉佩,就将绳结细细的拴在玉佩的吊坠之上。拴好之后,满意的看了两眼,只见青白相间,竟是十分的契合。
她不由得一笑,女子墨发斜绾,宽袍大袖,雪肤黑眸,显得是那般的灵秀。一只温热的手突然覆上了青夏的脸孔,青夏一惊,顿时抬起头来,只见楚离竟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醒了过来,正侧躺在床榻上,双眼定定的望着她。
青夏的脸顿时一红,颇有些不自然的站起身来。但见男子乌发散落身后,玉面剑眉,双眼璀璨若星,靠在软榻上,单手支撑着头,松绿的锦袍前襟开咧着,露出健硕的古铜色胸膛,一手拿起玉佩上的绳结,拿起来细细的把玩着,突然发现在灯火的映照下所显露出来的平安二字,登时面色一喜,像是小孩子一般的惊讶道:“竟然有字?”
青夏见他的样子,也再也拘谨之色,掩嘴一笑,说道:“神奇吧,没见过吧。”
楚离很老实的点头,说道:“没见过,我还不知道你还有这个本事。”
“你不知道的事情多了,”轻笑道:“我的本事还有好多呢,有机会再让你一一领教。”
楚离不屑的一撇嘴,说道:“说你胖你就喘,天下女子自恋者,以你为最。”
他这样一说话,登时让两人找到当年那种嬉笑怒骂的熟悉感,同时心有所感,对视一眼,相对而笑。
青夏捧来茶具,煮水烹茶,倒也十分在行,不一会,满室幽香,她递给楚离一杯,说道:“此次去西川,要多加小心啊。”
楚离见她语调关怀,不由得心中一暖,说道:“不用担心,我已有计较。”
青夏点了点头,缓缓说道:“燕回此人绝不简单,依我看,当初他在西黑败给你,也是为了拖垮西川大军,使得皇家军没有和他对抗的实力。我听闻那个昭南少将将南匈奴打的抱头鼠窜,就连陆华陽的水军,也没能从他手里讨得好去。如今在草原上,只要竖起昭南少将的大旗,无论是匈奴本部,还是女真、瓦利、蒙古无不望风而逃,连影子都看不见。我看,北匈奴投靠西川,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楚离点了点头,说道:“秦之翔手段太狠,动则就是族灭,将匈奴都打怕了。莫昭南虽然战功赫赫,但是对待降军却还算宽厚,匈奴临境只有西川和大秦两国,北秦已经将他们逼得退无可退,西川就成了唯一的避难所了。只是没想到,燕回还有莫昭南这一步棋在后面等着,我之前倒是小瞧了他。”
青夏眉头微蹙,说道:“这莫昭南到底是什么人,和燕回是什么关系,你觉得可不可以用利益来分化?”
楚离缓缓摇了摇头,说道:“据说是燕回的义子,十多岁就被收养,曾经子燕子里的首领,近期才外放为官,应该很难。”
“义子?”青夏默念着这个名字,想了想说道:“既然没办法分化他们之间的关系,那么何不试试想办法分化匈奴和西川的关系呢?”
楚离眉梢一挑,说道:“你可有什么计策?”
青夏摇了摇头,说道:“我暂时还没想好,不过这事就包皮在我身上吧,我会尽量去拖住他们的后腿,在他们后方捣乱的。”
楚离一笑,说道:“好,我就等着瞧。”
正说着,突然肚子咕的一声,楚离面色一滞,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刚才宴上光喝酒去了,现在倒有点饿了。”
青夏噗嗤一笑,楚离还是少有这样尴尬的神色,站起身来说道:“你等着吧,我亲自操刀,为你做些好吃的,就当是为你践行。”
一会的功夫,一桌子幽香四溢的饭菜就被端了上来,前阵子为埃里克斯等人做西餐的材料还有剩,青夏为楚离做了一桌子的海鲜,两人相对而坐,就吃了起来。
瑾瑜多点了四盏宫灯,内室越发明亮,青夏笑容浅浅,看着楚离笨拙的使用刀叉,几次都险些笑出声来。
楚离来了脾气,嘭的一下将刀叉扔掉,四下寻找熟悉的筷子,没见着,竟然伸出手去就用手抓了起来。一旁伺候的瑾瑜吓了一跳,连忙跑出去拿筷子。
青夏笑着:“你堂堂一个皇帝,竟然还用手抓东西吃,在下人面前,也不知道避讳。”
楚离不耐烦的说道:“还不是你戏耍我,这刀叉用来shā • rén还可,怎可用来吃饭,急也急死了。”
青夏掩嘴笑道:“那就是你孤陋寡闻了,西方诸国,都是使用刀叉吃饭的,你这个样子,若是将来扬帆出海,定会被人笑话。”
楚离怫然道:“我为什么要去学别的国家的礼数,只要我南楚够强大,将来万国朝拜,他们都得来学我朝的礼仪和语言,才不需我去顺着他们。”
青夏一愣,楚离见她不说话,问道:“怎么了?”
青夏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你说得对,我们若是足够强大,世上再也没有人能欺负我国的百姓,也无人会瞧不起我们,作为一代帝王,应该努力让全天下的人都去学习他们的语言和风俗,这才是一代强国君主的风范。”
楚离眉头微微皱起,疑惑的说道:“你不是在奉承我吧?”
青夏笑道:“是你疑心重,还是我真就那么刻薄,偶尔说两句真话别人都不相信?楚离,我突然想,或许我可以做一些有用的事,可以帮着华夏的黎民百姓,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怎么说起这个?”
青夏微微一笑,放下刀叉,说道:“你不知道,在我的那个时代,中间有上百年,国家疲弱,被西洋人和东洋人欺负的抬不起头,死了成千上万的百姓,割地赔款,十分窝囊。以前我总是认为,这些事情跟我又没有关系,人活百年,后事哪能照顾的清楚,可是现在想想,那样或许太自私了。上苍给了我重来一次的机会,未必就毫无意义的,若是真的能够帮着国家富强,也算是一个成就对不对?”
楚离眉头一皱,说道:“怎么,东洋人在你们那里那么厉害吗?”
青夏点头说道:“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不过我们那里和现在所处的地方完全一致,大秦以前的历史,也完全相同。但是我们那里的秦二世,是个昏庸无能,荒婬无道的昏君,大秦二世而亡。被一个叫刘邦的人得了天下,名为大汉,其后唐宋元明清代代相传,并无此地所说的千年一统,分裂四国的局面,按照历史来,如今此处应是我们那里的大明朝,华夏也就是从这里开始衰落的。”
“哦?”楚离眉头微蹙,说道:“世间之大,真是无奇不有。但不知你们的大明,因何衰败?”
“原因有很多,但是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大明自持天朝上国,骄傲自大,海禁施行,闭关锁国,看不到外国的发展,等到别人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的时候,已经悔之已晚了。”
楚离点了点头,说道:“这就是你主张开海禁的原因了吧。”
“恩,”青夏点了点头,沉吟道:“这是其一,另外,你要是想要统一大陆,就必须开海禁。难道你没有发现,大陆的商业垄断很严重,各种主要国需物产集中的几国之中,这样,使得战争不能持久,统一更是无从谈起了。只有开了海禁,有海外的补给,还可以在国与国之间建立一条新的交通线,那么,物品的供应就是大大加强,对于我们实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楚离面色陰沉,说道:“我也早就发现,似乎暗中隐藏着一股力量在潜移默化的控制着当前的局势。你还记得当初的那个大道墨者行会吗?我很怀疑他们。”
青夏一惊,说道:“你知道了?”
楚离淡淡笑道:“五年过去了,怎么可能不知道。”
青夏心中顿时一阵凄苦,转移话题道:“不太可能是他们,他们心心念念想要扶植一个能够统一天下的君主,不会做阻碍你前进的事情。但是他们一定知道是谁,我已经命祝渊青在调查,一有消息,我一定通知你。”
“不是那么简单的,”楚离苦涩一笑,“当初秦宣王查探了几年都没有结果,这棵大树,远比我们想的要深许多。”
提到秦之炎,青夏面色登时一白,轻轻咬住下唇,静静不语。
楚离站起身来,说道:“我也该回去了,明个一早,我就要回南楚了,你自己多加小心。”
青夏也随着他站起来,点了点头,说道:“你也一样,战场上刀剑无眼、瞬息万变,燕回诡异狡诈,匈奴彪悍残暴,就连,就连秦之翔,也不能轻易相信,你要处理好这团团的关系,好好保重。”
楚离温和的笑着,点着头,刚走了两步,突然回过头来,说道:“青夏,我想问你,若是灭了西川,我真的要向北秦下手,你会希望我赢吗?”
青夏顿时一愣,久久的说不出话来。
楚离苦涩一笑,强打精神说道:“是我强人所难了,北秦毕竟是他守护了半生的地方。”说罢,转身就要离去。
“如果真的有必须分出生死的那一天,我希望你赢。”
刚一转身,女子的声音就在身后坚定的说道。楚离身躯一震,就停下了脚步,面容巨变,却并没有回过头来。
青夏拿起披风,从后面走上前,踮起脚来为楚离披在身上,手臂绕到他的身前,为他系住带子,温热的呼吸柔柔的喷在他的后颈,气如如兰,声音轻柔的说道:“不为南楚,也不为大秦,只因我知道,你比秦之翔,更是一个雄才伟略、开疆辟土、能够开辟出一个盛世的明君。你自小在困境中长大,拥有坚定的心智,也拥有体恤百姓的仁慈,只看你重视朝臣,不独断朝纲就可知晓。大陆战火缤纷了三百年,也是时候好好的歇一歇了。况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