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4)
刚入行时候,他在剧组当场务助理,负责场记板书写、统计,后续跟去剪辑师那边跟场次顺序。那时候他眼里只有“进度”“进度”“进度”,一切耽误进度的事情都让他觉得匪夷所思,大家做这个剧的目的不都是按时拍完,然后能够尽快上映吗?为什么要拖延?后来,带他入行的师父一句话把他点醒:
“制片都不急,你着什么急。”
也是,一旦有人请假停工,甚至中途换角,烧的都是制片方的钱,只要制片方还撑得住,还决定继续等,租着场地继续耗,他一个小助理能左右些什么。
但也有他一个小助理不满意的地方。
一旦剧组停工,拖延的还是他这个小助理工作的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
寸金难买寸光阴。
助理的命也是命。
发展到后来,李安栩学的东西越来越多,决定权也越来越大,一步一步从各类助理做到副导演,在前期做时间规划的时候,就会把一定会存在的剧组停工的时间计算进去。
有的制片方会听取李安栩的建议,适当加一些预算,延长工期,也有一些制片方相当抠门,不见棺材不掉泪,不懂为什么会停工。
也是,这个行业的制片人大老板们,八成是Alpha,两成是Beta,还有百分之零点零零零几的概率是个Omega,他们对于发情期这种东西,懂个屁。
李安栩对于项目周期的建议性计算,就是基于主角里面,大概有几个Omega的位置。
这个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基本上生存在自己的固有模式里面。
出钱的基本是Alpha,干活的基本是Beta,但是角色里面Omega的比例不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