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无奇的我(2/4)
一句话,直接被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带去了小房间。
姜衔带来的宝贝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比如最显眼的一套茶器,他怀疑是柴窑。
光看着就能感受到什么是艺术瑰宝,这套瓷器太美了,比他所见过的那些高档骨瓷还要美!
还有那对夜光杯,美玉无瑕说的就是它们。
一位老专家被请了进来,非常亲切地跟姜衔交谈,“小先生,是你要上交古董?”
小先生这称呼可真好听,姜衔昂起脖子,骄傲道:“没错,这些我都上交,您这要收,我家里还有。”
老专家戴上了眼镜和手套,轻手轻脚将箱子里的东西一一拿了出来放桌上。
老专家拿着放大镜一一看过后,嘴里念叨,“有意思,有意思。”
然后叫了人上机器检测。
检测就在隔壁房间,老专家拉着姜衔聊了起来,询问这些东西的来处。
姜衔实话实说,“这些都是别人送我的,我知道古董要养,我不懂这些,就想捐给博物馆交给专业人士来管。”
老专家笑眯眯道,“我先代表我们单位谢谢小先生的信任。”
“小先生贵姓?”
就这样闲聊着,姜衔除了门没说,其他都泄了个一干二净。
知道他是江淮风的孙子,老专家就更和蔼了,“原来是江先生的孙子,我和你爷爷见过,我们博物馆就有他捐赠的瓷器。”
姜衔看他更亲切了,都是熟人了,他下定决心除了留下的那几件喜欢的宝贝,其他都捐到这来。
等了一会儿,碳十四结果还没出来,姜衔又被老专家拉去外面的展示区,一一介绍他每件古董的来历和其背后的故事。
等到姜衔腿都站停了,老专家看看手表,才带着姜衔回来。
姜衔坐回凳上时只想谢天谢地。
姜衔带回来的东西原封不动放回桌上了,老专家拿起打印出来的检测报告专注着看着。
看完又拿起放大镜对着宝贝看起来。
姜衔那心呀,就跟吊桶似的七上八下。
十多分钟后老专家终于放下了放大镜,他边摘掉手套边问,“我叫你小江可以吧。”
姜衔点头。
“小江,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东西才能称得上古董?”
姜衔试探性回答,“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宝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