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2/2)
谢卿手腕一颤,竟扣错了一个扣子。
他沉默了太久,才想到曾经那段他未曾在意过的对话。
“……记不清是哪个冬天,虽是绵绵细雨,但几天不停,见不着太阳,阴冷的雨把骨头冻得生疼……”
可就算是想起来了,他也不记得具体是什么时候说的,因为那实在是太久,太久以前的事情。
所以,她那个时候,就已经知道了?
作者有话说: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卜算子·答施》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七哀诗》
下雨下雪这块应该不突兀吧……大雍冬天一直在下雪,下雪的地方,冬天是不会下雨的。
-
第64章明媒正娶
晚间例会,整合资料时,程以岁指着二层棺扫描图的尾端,惊奇地发现:“所以,小李太后,早知道当朝太傅是细作?”
“好像是。”田原抬手指着堆成山的资料,接过话头,“那要真这样,这些也不算全冤枉她啊。”
因绥陵棺椁绘画和历史记载的李太后有较大出入,故当今考古界虽然表面不说,但实际上已经有了偏向李太后被冠了污名的想法。
原设想,是大雍破败不堪,李太后无可奈何受奸臣胁迫,最后史官一如既往地让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替雍朝的腐败背了黑锅。
但如果,她什么都知道,则这个假设就不成立了。
史有记载,谢卿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是那个年代名副其实的美男子,小太后什么都知道,却仍然将军事秘闻告知敌国细作,说她年纪尚小,初入皇宫,痴迷男色忘乎本性,非常合理。
“不,不合理。”沉默一晚上的隋知忽然说话,她一张口,便在一片赞同声中格外突出。
隋知伸手,在她对面的程以岁默契把激光笔扔过去,她拿着激光笔扫着屏幕上小太后喝的那碗汤药,“你们看,她一直在喝避子药BBZL。如果她真的那么倾心于奸臣,不应该想生一个奸臣的孩子么?”
“不一定吧。”有男同事加入讨论,“不好多女人都不愿意生孩子么?我姐就不愿意。李太后那会儿都贵为太后了,应该有这点儿不孕不育的权利了?”
“有肯定是有。”隋知直勾勾地盯着屏幕上那碗避子汤,蓦地像被寒到了似的发了个抖,“但你不能拿现代女性意识,和那个时候的女性意识做比较,大雍男权社会,那个年代三从四德,有避孕的权利,不代表会有这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