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绝景(2/2)
当事人倒是反应平平。
杨奕钦甚至饶有兴致地看向李博凯的电脑,笑说:“从回来我就一直在感慨,基地的各方面都越来越完善了,食堂也开始用笔记本电脑登记积分了。”
“再也不用拿算盘算积分了。”说到这里,李博凯笑了笑,“直接填进表格就行,效率可是高了不少。”
杨奕钦弯眸:“恭喜。”
一旁的王彻也解释道:“因为有人会来换取大量的药物资源,所以小叔手里也有总积分表,能看到咱们所有人的积分。我以前想看自己的总积分,都得跑去问元叔才行,现在可以直接接近问我小叔了。”
李博凯接着说:“你们日后要是想知道自己的积分,可以就近问小区楼下的办事处。”
听到这话,王彻哈哈笑说:“他们两个人不用看吧。”
李博凯先是一愣,随后也笑了。
“确实。”
杨奕钦好奇:“总积分表格是怎么更新的?”
“广播室的人每天早上都会过来一趟,帮忙更新电脑里的总积分表。”李博凯反说,“其实这些规矩都刚确定没多久,既然你这么好奇,要不我给你讲述了积分的‘幕后故事’?”
杨奕钦弯眸:“也行。”
于是,李博凯关上了笔记本电脑,侃侃而谈。
几乎每个产生积分交易的人,都拥有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可以及时将幸存者扣除的积分输入到表格中。
比较麻烦的是没有网络,各个区域必须在夜间整理好积分扣除表格,将表格在晚上九点前提交给广播室,方便广播室值班的人统计最后结果。
并且,除了广播室的人,其他人不能随意进行删减总积分表的数值,只需要记录自己负责的部分——比如食堂,就只用负责记录幸存者吃饭扣除的积分;再比如办事处,则只用负责记录幸存者接取的任务名称,以及完成任务后需要累计的积分。
以此类推,各司其职。
他们手中的总积分表格,仅仅是用来评估每个幸存者的能力,免得有人明明没有足够的积分,却要去跟基地换取超出自己积分的物资。
之前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春初有个刚刚投奔基地的幸存者,早上在食堂吃饱了饭,中午吃完饭后跟食堂换了五只烤鸡,晚上吃完饭后又跟食堂换了两人袋大米,然后就带着家人和粮食从基地跑路了。
最后老元翻开积分总表,发现他们一个任务都没有做,不仅白吃白喝了一天,还骗走了基地的粮食。
虽然有国家粮仓兜底,基地倒不会因为缺少了这点粮食,就发生饿到幸存者的惨案,但对方这种白嫖行为仍旧引起了基地方面的警戒。
为了保证每个人都有吃有喝,刚刚来基地的幸存者,可以赊账“消费”。食堂几乎没有限制过幸存者换取食物的量,尤其在华储粮的粮食到位后,更是除非幸存者索要得过于离谱,食堂都会满足要求。
几袋米或几只鸡都属于可以给予的范畴。
而每天晚上九点,他们才会统一计算当天每个幸存者消耗及获得的积分,到那个时候,才能看出有哪些幸存者的积分已经见底,甚至已经是负数。
出现这种情况,他们顶多就是告诫和提醒对方,再不补充积分就要被收回小区的住处,住到监狱的监舍里。
如果那些人不住小区,也不打算按照基地要求用积分换取食物,警告三次之后,就会沦落到跟囚犯一个待遇——有足量的饭吃,但也有更重的活干。
同时失去了自由。
一直以来,很少有人违反这方面的规定,更别说白嫖之后逃走了
杨奕钦双眸发亮,兴趣盎然:“然后呢?”
“然后?”李博凯摇了摇头,“然后我们就把那几个人拉黑名单了,他们最好是不要回来咱们基地,不然肯定要跟囚犯一起包吃包住了。再然后,基地就颁布了新的规章制度——就是我刚刚讲给你们听的,每天早上都会有人给我们更新最新的数据,食堂不再跟幸存者交换超过他们积分的粮食。”
封霖问:“基地不知道那几个人的去向吗?”
“还真不知道。”李博凯摇头,“主要当时谁也没想到他们是要逃跑,都以为他们只是去外面搜集物资去了,所以贾淑只是记录了他们出门的时间而已。”
“这事儿基地里的幸存者都知道。”王彻接着他的话,继续说,“那段时间,大家天天在私底下骂他们几个人,还有个见过他们的美术生,把他们的画像画了下来,贴在了咱们基地里。你们两个人刚刚回来,估计还没有认真逛过现在的基地,不然肯定能看到那几幅画像。”
杨奕钦笑:“有机会一定记住他们的长相。”
不过按理来说,他们应该跑不远才对。
那几个人大概率是躲回了北市市区,或者逃亡了附近的哪个村庄和县城。
王彻长叹:“啧啧,也不知道他们这么做到底图啥,怎么看都有点费力不讨好吧?”
即失去了基地的庇护,又只得到了暂时果腹的粮食。
“谁能知道他们怎么想的。”李博凯开玩笑,“要不总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呢,鸟一旦大了,可不就什么林子都放不下。”
众人又聊了一会儿,杨奕钦和封霖就挥别两人,准备回家撘窝孵蛋去了。
王彻颇有些依依不舍,一路将他们送到了食堂门口,含泪挥手道:“杨哥,封霖,等你们收拾好家里的事了,记得再来找我啊,咱们回头再好好聊上一整天!”
“行了。”杨奕钦无奈,“你饭要凉透了。”
“对!我差点忘了。”王彻赶紧转身跑回食堂,去找自己放在桌子上的饭,边跑边自言自语道,“完了完了,这里面还有我小叔的菜呢!”
李博凯一听,顿时急了,也跟在他身后跑了回去——
“那你不早说,我给你们热一热!”
食堂里传来王彻嘿嘿傻笑的声音。
杨奕钦失笑。
封霖握住了他的手。
两人转身离开了这里。
.
回到家里,猫小六异常兴奋,满地找能撘鸡窝的地方。
他们的后院满满当当。
院子的大部分面积,都是开垦出来种菜的菜园子。院落一角摆放着两个装物资的大冰柜,杨奕钦早就提醒过王彻等人,记得将冰柜里容易腐坏的食物都吃了,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现在冰柜里面的物资都被拿了出来,里面空空如也。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用木板搭建了的小屋,用来存放烧火炉的煤块。
杨奕钦视线落在冰柜和木屋上:“现在天气变热了,不需要烧火炉,冰柜没电也用不了,不如把这两样东西都移到院子后方的小路上?”
小路上用铁栏圈出来的长方形区域,都在他们的后院范围之内,面积有接近百平方米。不过小路上还种有绿化带,他们一直没有将那些灌木丛和花卉拔除。
杨奕钦在心中测量了实际空地的面积,就算不拔掉绿化带上的植物,空地面积也足够堆放一些杂物了。
封霖点头:“可以,直升机的机身能停下就行。”
这架商用直升机相对而言小巧灵活,只有螺旋桨的横截面积比较大,容易触碰到附近的障碍物,不过杂物很难能堆到那个高度。
两人向来做事雷厉风行,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布局。
将木屋和冰柜移走后,可以先在墙角搭建一个鸡窝,让公鸡在里面孵蛋。原先摆放冰柜的位置,则会搭建一个比较大的木制狗窝,为小狗崽准备好长大以后的住所。
当然,他们也会给小狗崽用棉被做一个室内的窝。
在狗崽满月之前,就先住在主卧的卧室,方便杨奕钦随时照顾她;满月之后,就将它移到客厅的角落居住;再长大一点,就可以去外面的狗屋居住了。
除了要重新规划院子的布局,他们还要收拾不少东西——两人行李要整理出来、主卧的床上用品需要更换、所有物资也要大概罗列清楚。
杨奕钦找出一个软垫,轻轻将鹅蛋和小狗崽放到了同一个软垫上。随后,他挽起了袖口,摇头说:“搬家容易整理难,希望今天能弄完。”
封霖却说:“先吃饭。”
杨奕钦神情忽然严肃了起来——
“来,捧个哏,没发现我单押了吗?”
封霖:“……”
他在想要怎么夸。
“算了,这笑话是有点冷。”杨奕钦自己先忍不住笑出声,“午饭就吃面包和罐头吧,做饭太耗费时间了,现在都已经一两点了。”
两人只花了几分钟解决午饭。
然后,他们拿出就锯子和钉锤等作业工具,开始了移动、拆除和搭建的工作。
他们配合默契效率惊人,仅仅只用了一下午时间,就把所有计划的东西都弄好了,顺便还收拾了房间,将主卧、厨房、仓库都整理得井井有条。
刚刚结束一天的忙碌,门就被敲响了。
门外面是李荞和黄盈。
李荞激动道:“杨学长,封学长,你们真的回来了?!”
杨奕钦笑笑:“是真的。”
黄盈也十分高兴,邀请他们说:“你们刚刚回来,家里肯定还没有整理好,不如来我们家吃饭吧,我们今晚准备吃火锅。”
“对对对!”李荞疯狂点头,“我记得你们的厨房都没啥东西可以用。”
“现在已经有了。”杨奕钦反过来邀请她们说,“我们刚刚收拾好,你们不如在这儿吃饭,还有绝景可以欣赏。”
两人迷糊。
“……绝景?”
杨奕钦笑说:“一只公鸡,在孵鹅蛋。”
就在两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封霖就接着他的话说:“一群大猫看着,一只狗崽趴着。”
杨奕钦:“……”
捧哏?
李荞等人更迷糊了。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