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名单(4/4)
闻言,张伯也陷入了深思熟虑之中:“如果是去新中市和郝和县,可能还有考虑的余地,但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村民们可能会有意见。”
刘叔摇头:“我们村有几个人家肯定不愿意走。”
“愿不愿意走先放到一边,不愿意还可以劝,甚至可以一起逼迫几句。”杨父继续说,“之前钦钦在村子里演讲过一次,那时候就说动了不少人,可就算大家都愿意离开,想将一百多个村民连同物资带到四十多公里外的安全区,也是很难的一件事。”
村子点头:“毕竟大部分人都不会开车。”
杨奕钦陷入沉思。
这倒的确是个问题。
封霖开口道:“我和钦钦考虑过,是否可以用直升机将村民都送到安全区。”
“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杨父摇头叹息,“关键是每家每户都有一大仓库的粮食和物资,大家都是节俭了一辈子的人,不可能放弃这些东西。想要将这么庞大的物资都运到安全区,几架直升机根本做不到,必须得有一个庞大的车队——在此之前,还要教会大家开车。”
张伯继续说:“可是车队庞大也容易变成目标,如果安全区的位置在新中市附近,我们只需要沿着国道一直走就行。可你们说的那个位置……需要绕过许多田地和小路。”
这样一来,迁移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意外状况。
村民们的年龄多在四十岁以上,战斗的素养十分有限,一旦遇到丧尸和变异动物围堵,很快就会溃不成军。而安全区驻守的军人不多,不可能全都过来接送他们一行人,必须有人守在安全区才行。
但要是一趟一趟用直升机运输人员和物资,能源消耗又太过巨大,实在不是末世中的人所能够承担。
村长缓缓说:“慢慢想吧,至少在开春之前,我们肯定不会选择离开这里。”
“不过石同志的提议,我看十分可行。”杨父赞同地说,“咱们需要及时跟安全区保持沟通,同时让军人协助咱们规划村子的防御体系,好保证村民们的安全。”
众人畅聊半宿。
最后,村长总结道:“那就先这样——大家整理好各村的村民信息,小杨和小封拿着信息再去一趟安全区,跟石同志交流具体的情况,然后咱们再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
.
两天后,杨奕钦和封霖拿着整理好的村民信息,再次来到了安全区。
这一次远远看到两人的直升机,守岗的人不再严阵以待。他们的分工十分明确,有人指挥直升机降落,检查两人身上是否有咬伤,有人跑去通知石英茗。
两人接受检查。
检查结束的同时,石英茗和龚强来到了现场。
龚强兴奋地朝他们挥手:“终于来了,我们一直在等你们。”
“嗯。”杨奕钦轻笑,“村子里要处理的事比较多。”
这两天,他们不仅整理了村民的消息,还处理了一批从附近村子过来的丧尸。那个村子已经没有活人了,只有游荡的丧尸,白天的乡村习惯大敞着门,丧尸不知不觉聚集到了一起,迁徙一样成群乱跑。
正好那些丧尸的动作无比缓慢,杨父就将所有村民都叫了起来,让他们将丧尸当成靶子,练习弓箭射击的技术。
听了他们晚来的原因,石英茗称赞:“你父亲很有想法。”
“他以前是运动员,后来当体育老师当惯了,愿意给大家上课。”杨奕钦笑说,“隔壁村的张伯和刘叔,同样参与了射击的教学。”
闻言,龚强说:“我们安全区也正在组织大家学习对战技巧。”
封霖说:“这是必经之路。”
杨奕钦点头:“确实,北市基地同样在督促全体幸存者学习对战技巧,已经是末世生存的硬性要求了。”说完,他将村民的信息递给了石英茗,“这是村民登记的名单和关系表。”
石英茗接过了这个手写的笔记本,语气难得轻松:“正好,安全区里找到了几位幸存者,都是你们村子的人。”
杨奕钦双眸微亮:“有名字吗?”
石英茗翻了翻笔记本,指着其中一页,笑说:“你看,她是这人的外孙女。”
杨奕钦看向她指的地方——上面赫然写着“张卫华”三个字。
张伯的膝下有一儿一女,女儿育有一个四岁的外孙女,和丈夫在新中市内工作。儿子前往南方的城市打拼,已经两年多没有回家了。
封霖暗暗扶住杨奕钦的肩膀。
杨奕钦继续问:“她的其他亲人呢?”
石英茗先是顿了顿,随后深叹一口气:“父母都去世了,还是她父母的朋友,协助提供了她的家庭信息。”
杨奕钦心中有所预料,却仍然沉默了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