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邻村(1/3)
很快,杨奕钦和封霖就在村口见到了杨父说的大鹅。
确实很嚣张。
村里的大鹅向来是传说级别的恶霸,整个华国从南到北从不例外。
禽类没有牙齿,大鹅自然也一样,不过它拥有看起来相当狰狞的齿状喙,再加上凶猛的性格和聒噪的嗓门,自然让村民避之不及。
不过小时候的杨奕钦根本没当回事,仗着自己灵活又能打,曾经一个人追着一群鹅满村乱跑,后来干脆带着一队小朋友一起满村追,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报怨。他们这一帮小孩子,最后还是被杨奕钦的外公拦了下来,告诫他再这么吓唬大鹅,过年就不给他吃铁锅炖大鹅。
因此,当杨奕钦看到那只跟狗一样大的鹅时,不仅没觉得害怕,反而兴致勃勃。
杨父看到他的表情,立刻拍了他一下:“你给我悠着点,这大鹅暂时不能吃。”
杨奕钦:“……暂时?”
杨父:“你表姨自己说的,毕竟是肉鹅。”
杨奕钦:“……”
也是,末世里面太缺乏粮食,鸡鸭鱼鹅本来就都是食物。
杨奕钦的表姨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身高大约一米五左右,笑起来像菩萨似的。不过他们村子里的方言,说话一快就气势十足,所以就算是看起来温和的人,喋喋不休时也十分镇得住场子。
那只大鹅站在妇人的身后,凶狠的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时不时扑腾一下雪白的翅膀,一副要振翅冲击的模样。
猫小六见状,顿时兴奋起来。
——猫逗鸟类是天性。
杨奕钦管住了自己,却没有管住淘气的猫小六,对方朝大鹅冲过去的时候,再拦已经来不及了。只见猫小六速度快得只剩下残影,不过片刻就杀到了大鹅的面前,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扒着对方的羽毛骑上了大鹅的背,最后伸出两只爪子狠狠地卡住了大鹅细长的脖子。
大鹅开始聒噪地喊叫,声音大的出奇,令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捂住了耳朵,就连狼青犬们也都俯下了身子,显然是不太喜欢大鹅吵架一样的叫声。
不过猫小六丝毫不当回事,甚至在发现大鹅胆敢反抗之后,生气地喵叫了好几声,更加用力地卡住了对方的脖子。
一分钟后,大鹅灰头土脸地败下阵来。
骑在它身上的矫健黑猫获得了胜利。
这时,村头的路口一共有八个人,每个人都领着一只动物,有猫有狗有大鹅,还有两只大公鸡。其他人都十分好奇地看向制服了大鹅的黑猫,凑在一起窃窃私语起来。
表姨笑着鼓掌:“哎呦,这是谁家的小猫啊?这么厉害?”
杨奕钦开口:“我家的。”
“你是……钦钦啊?”表姨认了片刻,才认出他来,“好多年不见了,昨晚你爸你说你回来了,可把咱们吓了一跳。”
杨奕钦客气地打招呼:“表姨早上好。”说完,将身边的封霖拉了出来,“这是我男友,封霖。”
表姨:“……”
村里的其他人都沉默了。
他们有些人根本都没听说过同性恋的事,一时间,众人的眼神流露出令人不适的微妙和审视。
杨父站了出来:“日后封霖也是我家的儿子,你们就当钦钦的同辈相处就行。”
尽管杨父和杨母一直都很开明,却不代表村里的其他人也是同样的情况。这些村民很多都在农村待了一辈子,固有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甚至有些至今还摆脱不了重男轻女的思想,让他们接受这件事,显然比登天还难。
因此,杨父只能表明自己坚定的立场和态度,逼迫他们早日习惯。
反正他和铃兰已经接受了儿子的选择,其他人认不认可并没什么所谓,大家表面上维持好普通邻里乡亲的关系,共同抵御外面的危机就行。
表姨早年也出去打拼过,一向跟杨母走得近,两人时常批评村子里的一些陋习,所以她只是诧异了一会儿,就马上笑说:“挺好的,挺好的,末世里有个伴儿是好事,两个人一起努力,才能好好活下去。”
闻言,封霖礼貌问好:“表姨早。”
表姨笑笑:“早上好,所以这只黑猫是你们两人养的吧?养的真好,大鹅已经很久没有被其他动物制服了。”
“我们没怎么养。”杨奕钦与她聊起了家常,“主要是它的父母比较厉害。”
猫小六虽然能压制大鹅,但它显然比较忌惮狼青犬,不然昨天也不会一见面就剑拔弩张,一猫一犬对峙了半晌。不过狼青犬的进攻性极强,或许并不是打不过大鹅,而是架不住对方不讲理还聒噪的叫声。
这大概就是动物天性,总有互相忌惮的地方。
杨父询问:“这个路口外面没危险吧?”
“没有。”表姨说,“我们刚刚看完,没有丧尸和其他动物侵扰。”
杨父点头:“咱们先去庙口集合开会。”
所谓的庙口在村子的中心,有一个几百平米的空旷空地,周围是一圈面朝空地的蔬菜粮油铺、小超市、肉铺……都是村民自己开的。村子里丧事喜事唱戏摆桌,都喜欢在庙口搭建戏台子;每年赶集的时候,集市的中心也在这里,小摊贩以庙口为中心,沿着村子较大的街道往两边村尾延伸。
现在的庙口早就没了往日的热闹。
荒凉的街道上,交错着斑驳的落雪和冰层,房屋边缘的杂草和灌木枯黄,干枯藤蔓歪歪扭扭攀爬在砖墙和水泥墙上,为凛冬增添了许多萧索之感。
此时,有几个人站在空地旁的枯木下,正在用方言大声聊着天。
众人走过去,杨父说了句:“东街没有问题。”
站立的人也开口:“西街也没问题。”
村子东边有条小河,整个村子的主路是东西向,这条路往西是农田、往东通往河沿的南北马路,沿着河沿马路就坐落着这三个相邻的村子,以及周围大片漫无边际的农田。由于地理原因,三个农村都是南北短、东西长,所以早上的巡逻队也分成了两队,一队巡逻村东、一队巡逻村西。
东西的主路尽头也都被堵住了,真正可以离开村子的路在南北两端,两端穿过茫茫农田间的马路,串联起三个村子,直接通往连通新中市的省道。周围的田地有的种上了小麦,有的满地都是压倒的玉米杆,再覆盖上厚厚的雪层,地势高低不平,能大幅度减缓丧尸和动物行动的速度。
这样一来,如果发生什么危险,他们好防守也好逃跑。
有人问:“现在快十点了?其他人还来吗?”
“来。”其他人问答,“再等会儿。”
过了片刻,又来了十余人,多都是三十到六十岁的男女,只有少数几名二十多岁的青壮年。杨奕钦注意到,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拿着杨父制作的弓箭和箭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