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女主必须貌美如花吗?? > 第91章 091 断交

第91章 091 断交(1/2)

目录

黄氏扬手,轻轻按住她的小肚子揉了揉,心里五味杂陈。

老唐氏恐怕早察觉巧姐儿身子虚弱了,所以隔三岔五的杀鸡炖鸭,她暗地劝巧姐儿少吃点,无疑害了巧姐儿。

“娘,肚肚不疼。”云巧挺起肚子,重重捶了两下,以示肚子没事。

小时候她在山里吃了野果后闹肚子,夜里睡不着,黄氏抱着她,整夜给她揉肚子,有次出门晚了,被曹氏骂得狗血淋头,想起那些,云巧抱住黄氏,嗓音软绵绵的,“娘,奶骂你,我骂她。”

黄氏眼睛一酸,蒙上了一层水雾,“娘的巧姐儿真的是大姑娘了。”

云巧咧嘴,“唐钝教我的,有人骂我我就骂她,骂不赢就跟四祖爷告状。”

黄氏眨去眼中水雾,笑了笑,“唐钝还教你这些?”

她以为唐钝买她是心血来潮,心底并无什么情意,因此压根没想过让巧姐儿长久跟着他。

“对啊,这次去县里他教我的。”提起唐钝,云巧滔滔不绝,“唐钝读书可厉害了,几个月得的钱比我和翔哥儿捡几年菌子挣的都多,县学规矩严,他天天待在县学,钱都没地花呢。”

她在县里玩了两天,每顿都下馆子吃的饭,她担心银钱不够,唐钝让她敞开肚子吃。

“娘,让翔哥儿读书。”

黄氏笑容浸出几分苦涩,“等两年再说吧。”

这时,外边的说话声大了,有人喊云巧,“云巧,要回去了吗?和你韩家婶子一起。”

黄氏停下动作,翻起衣服找了找破口子的地儿,“这衣服晚上就补好,到时让翔哥儿给你送过去。”

“好。”

云巧出去时,小曹氏正拉着韩婆子的手,一脸不舍,云巧拿起腋窝下的伞,自顾往外走。

小曹氏余光瞥到她,朝韩婆子无奈笑道,“她性子就这样。”

“我知道的。”

村里人不乏有想讨好唐钝故意而故意接近云巧的,云巧没搭理过谁,便是村长孙媳妇跟云巧套近乎,云巧都没给面子。

索性有唐家祖宗撑腰,村长孙媳妇再不痛快也只能憋着。

两家的亲事定在腊月底,路上,韩家婆子让云巧那天来家里吃酒席。

云巧点了点头,路过半山腰,碰到从山里下来的夏雷,他肩膀扛着扁担,扁担两端挂着野鸡,共五只。

他毫不犹豫给了云巧两只。

韩婆子眼红,当下没说什么,转过山腰才和云巧说,“夏雷给了两只鸡,是不是我们两家一家一只啊。”

她和夏雷不熟,夏雷住在顾家时,两人偶尔碰到也没打过招呼。

但她笃定云巧不懂。

云巧将两只鸡绑在雨伞上挂在肩头,走路一甩一甩的,闻言,觑视韩婆子一眼,想了想,道,“夏雷没说呀。”

“有些话不说你也要懂。”韩婆子弯眉,“这是为人处事的道理。”

云巧顿足,“什么道理?”

“与人为善的道理。”

云巧歪头思考片刻,“我不懂。”

“”韩婆子笑容微僵,转瞬笑得愈发和蔼,“婶子不是教你了吗?东西是夏雷给的,我们都有份才是,你给我一只鸡便是与人为善。”

“唐钝没教过啊。”

“”

想不到这傻子竟不好糊弄,韩婆子再欲说点什么,只看云巧取了伞端的鸡紧紧抱在怀里,

韩婆子:“”

见婆婆碰壁,韩婆子大儿媳妇吴氏主动往云巧身旁靠了靠,“婶子和你开玩笑的,你莫当真,我看夏雷不爱说话,跟你倒是处得来,你们私下常往来吗?”

夏雷是个老鳏夫,云巧又是个傻子。

两人指不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韩婆子是过来人,太明白儿媳妇话里的意思了,挑挑眉,试探云巧,“夏雷是不是拉着你钻树林了?”

夏雷的屋子是新起的,之前住在顾家,必不敢太招摇,树林是个掩人耳目的好地方。

修路那会,哪片树林没被人钻过呀。

她问得直白,吴氏脸红如血,她离云巧近,云巧看她脸红,立刻转身瞪韩婆子,一字一字训道,“不害臊!”

韩婆子:“”

这傻子还懂这些?

韩婆子收起逗弄的心思,“婶子怕你吃亏,多问了两句而已。”

云巧藏不住话,回家跟老唐氏一说,老唐氏怕不会给自己好脸,韩婆子假意扇了扇自己嘴巴。

云巧撇着嘴角,嫌弃得很。

之后两人没说过话,韩婆子怕她记着这事,到村口时,“云巧,过不久你大堂姐就是婶子儿媳妇了,咱们两家是亲戚,凡事要互相照应,千万不能让外人看了我们笑话。”

这话云巧是不懂的,没点头也没摇头,重新将鸡挂在伞端,扛在肩后,一甩一甩的走了。

韩婆子气得跺脚,“瞧这德行,难怪人牙子瞧不上”

吴氏扯她衣服,示意她小点声。

传到村里人耳朵里,跑到唐家煽风点火就不好了。

云巧扛着鸡,惹来不少人注目,问她谁送的。

云巧喜滋滋的说夏雷。

夏雷断了胳膊,又是鳏夫,自古寡妇鳏夫门前是非多,村里没几个媳妇往那边去,不禁问云巧,“他为什么送你鸡呀?”

夏雷时不时会给顾家送东西,那是顾家收留他住了几个月,和云巧有什么关系?

“他人好呀。”云巧回答。

村里人不信。

他要是好人,就不会伙同其他汉子去沈家闹了,因为换地,曹氏没少跟人数落夏雷的不是,云巧和这种人交好,不是存心给曹氏添堵吗?

想想云巧在沈家过的日子,没人觉得她做得不对。

比起她和夏雷的交情,人们更在意她的肚子。

要知道,半个时辰前,老唐氏挨家挨户敲门买鸡,全村的鸡,半数都被老唐氏买了。

不止鸡,鸡蛋也买了半箩筐。

她们就纳了闷了,这么多鸡和鸡蛋,坐月子也吃不完,难不成云巧怀上了?

众人瞄着她肚子,“云巧,你找四祖爷给你把脉了?”

她和老唐氏去四祖爷家好多人瞧见了,云巧经常给四祖爷送草药,人们没多想,直到老唐氏大肆买鸡,人们回味过来不对劲。

“对啊。”

“四祖爷说什么了?”

“每顿要吃饱。”

“”

这是什么话?难不成云巧在唐家没有吃饱过?

怎么可能?

老唐氏养的鸡鸭估计都投了四五次胎了,怀疑云巧没听明白,人们直接指着她肚子,“你是不是有身孕了?”

墩哥儿好几个月不在家,她这会儿怀上,铁定是别人的。

云巧低头看自己肚子,“没有啊。”

难不成老唐氏担心云巧太瘦弱怀不上孩子,想方设法给她补身子?

然而就云巧这气色,不像弱的。

老唐氏坐在箩筐边摇鸡蛋看有没有坏的,见云巧扛着两只鸡进门,只当是沈云翔抓到的,和云巧说,“这鸡送的是时候,晚上给你炖鸡汤喝。”

炖鸡汤时,她切了两片人参丢锅里,知云巧嫌炖的鸡肉味淡,汤炖得差不多了,捞出鸡肉,重新跑了趟油锅。

半只鸡,云巧吃得满嘴流油,汤里的人参苦味都没计较。

每天半只鸡,老唐氏不会花样,除了炖汤就是烧萝卜。

院里天天飘着肉香,馋得邻里苦不堪言,赶在挖红薯前,村里汉子织网去河下游捕了一次鱼。

四祖爷给云巧送了两只鲫鱼,村长家给云巧拿了两只草鱼。

礼尚往来,老唐氏捡了些鸡蛋让云巧给两家送去,云巧回来的路上,碰到韩婆子和吴氏,韩婆子挎个篮子,篮子里躺着四五条巴掌大的鱼,吴氏挑着两个空桶。

看到她,两人满脸堆笑。

吴氏说,“我们正要去你家借石磨呢”

婆婆害怕云巧忘性大,没有和老唐氏提吃酒席的日子,今个儿特意去知会一声的。

吴氏又道,“你奶买鸡的那天我们没在家,之后想问又没找着机会,她还要买鸡的话,家里还有四只。”

云巧说,“不买了。”

鸡太多了,将她种在后院的花草都啄得光秃秃的了。

吴氏心里遗憾,面上没表现半分,“行,那些鸡留着你大堂姐进门吃。”

两人在路上等着,云巧走上前,和韩婆子肩并肩。

韩婆子笑盈盈望着她,云巧狐疑,“婶子怎么不说话。”

明明之前韩婆子话挺多的。

韩婆子,“我这嘴不招人喜欢,怕不小心得罪人。”

“以前怎么不怕?”

“”

韩婆子觉得云巧故意来气她的,她说的客套话不懂吗?

韩婆子不和她一般见识,“你姐夫去河边捕了些鱼,想着你家没有,给你们送几只来。”

这次捕鱼,村里都是几家合伙,有些渔网捕得多,有些捕得少,韩家分了几只大的,不过想着腊月底要宴客,放水缸里养着的,舍不得吃,韩婆子拍拍篮子,“这鱼炖汤大补。”

云巧垂眸看了眼,“这是草鱼。”

四祖爷说鲫鱼炖汤才是大补。

不料她认识鱼,韩婆子面上有些挂不住,“鱼汤补人。”

云巧没再说什么。

说来也巧,三人进门,老唐氏恰巧杀鱼,云巧放下篮子,过去帮忙淋水,老唐氏双手不空,看吴氏挑着桶,歉意道,“劳烦你们自己动手了。”

吴氏驾轻就熟的往井边走,“我们来了好几回了,婶婆不用管我们。”

老唐氏提着鱼鳃,手里的草鱼差不多有半条手臂长了,云巧舀了两瓢水才冲掉刮过的鱼鳞,韩婆子将篮子换了只手,不自在道,“我们先忙了啊。”

她径直去了后院,直到离开,也没提送鱼的事儿。

云巧找稻草将石磨盖好,回前院跟老唐氏嘀咕,“奶,韩婶子不是给咱家送鱼吗,怎么没送?”

老唐氏不知道这茬,惊讶,“她和你说的?”

“对啊。”云巧说,“她是不是后悔了呀。”

老唐氏将切成片的老姜抹在鱼身上,沉吟,“约莫忘了吧。”

韩婆子的篮子她也就晃了一眼,没留意里边装了什么。

“她记性太差了。”云巧拍拍胸脯,“我记性就很好。”

“你怎么不提醒她?”

“她送咱们鱼,咱们就得给她鸡蛋”

老唐氏听出来了,“你更喜欢吃鸡蛋?”

云巧摇头,“不是,我喜欢吃大鱼。”

老唐氏不问了,想说四祖爷送的鲫鱼也不大没见云巧嫌弃,可见韩婆子送的鱼有多小。

“想吃大鱼就多吃些,没了奶给你买。”

买只鸡跟人软磨硬泡老半天,买鱼就容易多了。

而且鱼的腥味重,稍不留神就弄得不好吃,而一顿鱼做得不好吃,很长时间都不想吃。

老唐氏买鱼没费什么功夫。

白送她的都有。

老唐氏不是爱占小便宜的,她说了买,便给了钱。

唐家往年田地多,粮食丰足,唐钝每次回家都会背粮食去镇上卖,手里没有缺过银钱,平时要什么,都拿粮食和村里人换的,现在卖了田地,不能像以前不拿粮食当回事。

鱼不如鸡值钱,花不了几个钱。

对于老唐氏的行径,村里见怪不怪。

哪怕她伸手摘星星,村里人都不会多想,凡是云巧喜欢的,老唐氏都会满足她。

转眼就到挖红薯的时候。

天儿已经很冷了,往地里站小半刻钟就冻得瑟瑟发抖。

沈云翔来帮着挖红薯,老唐氏搬了小板凳在地里捡,周围地里仍有外村来的短工,春花和秦大牛也在。

秦大牛服徭役偷懒,村里不想要他的,但他往年积极勤快,央求村长给他个机会,村长体谅他家的难处,和招短工的人家商量后,留下了他。

数月未见,他脸上的麻子好像又多了,黝黑的皮肤也掩不住密密麻麻的印子,整个人阴沉沉的,挥锄头时,胳膊的肉一跳一跳的,像要打人。

云巧挑红薯回家碰到他,埋着头走得飞快。

沈云翔见不得她没出息的样儿,要她在地里挖红薯,挑红薯的时候喊他。

云巧道,“你挑不动。”

“我少挑些。”

别人挑着满满的两箩筐红薯在小路上健步如飞,沈云翔则挑两个半箩筐的红薯,一趟后,跟云巧抱怨,“箩筐绳子太长了,找个背篓来。”

背篓贴后背,不费肩。

老唐氏过意不去,夜里跟老爷子商量找两个短工算了。

沈云翔还小,累出病得不偿失。

“你问问松柏”

翌日,吃过早饭,老唐氏就让他们在家休息,她去村长家,请他出面找两个短工,云巧急了,“不是有我和翔哥儿吗?”

沈云翔嘴里含着鸡蛋饼,挖红薯不是一两天挖得完的,他就没有回家住,夜里歇在唐家的。

闻言,和老唐氏道,“唐奶奶莫觉得我和我姐不中用,我两会把红薯收回来的。”

老唐氏怕他误会,解释,“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累出病得不偿失。”

云巧摇头,“不累。”

沈云翔附和,“是不累。”

又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哪儿能待在家享清福,他拉住老唐氏,“我和我姐速度可嫩慢点,挖红薯不成问题。”

秋收那会,他下田割水稻,挑稻谷,稻谷毛茸茸的扎皮肤,一天下来,浑身都是红的。

老唐氏说,“奶怕你们累着。”

其实她和老爷子早就商量要不要请短工,往年田地多,不请短工粮食收不回来,今年田地少,有她和云巧,慢慢挖,慢慢挑,顶多比别人多花几天功夫,不费事。

哪晓得沈云翔来了后,卯足劲的干活。

老唐氏担心他们累坏身体。

“更累的活我都做过呢。”沈云翔囫囵吞枣的咽下嘴里的饼,抹嘴往外走,“唐奶奶,比起收小麦玉米,收红薯是最轻松的了,咱慢慢来。”

云巧忙不迭点头,“奶,不请短工。”

请短工的话每天都要给他们粮食,家里就几亩地,给了他们,自己就会少吃些。

老唐氏说,“那待会咱们去地里后挖慢点,累了就停下休息。”

老爷子吹不得冷风,没办法下地,想着老唐氏去地里干了活还得回来煮饭,便将煮饭的活揽了过去。

于是,午饭是老爷子煮的。

云巧她们回家时,饭菜刚端上桌,老爷子佝着背,衣襟前有几坨污渍,他浑然不觉,“看你们过了竹林我就盛饭,时机刚刚好。”

四碗米饭,摆在四个方位的,云巧坐去自己平常坐的位置,嗅了嗅米饭的热香,“爷,碗里泡了米汤的吗?”

老爷子面不改色,“没有,煮的稀饭。”

“稀饭吗?”云巧拿筷子拨了拨,“爷好厉害,稀饭的饭和汤是分开的呢。”

老爷子笑道,“吃吧。”

每天半只鸡,老爷子烧的萝卜,云巧扒了两口米饭,夹萝卜吃。

嘎嘣一声脆响,桌上的人都听到了。

老唐氏皱眉,“萝卜没煮熟?”

“熟了的。”回答她的是云巧,“就是有点硬,不过我娘说萝卜能生吃,不碍事的。”

老唐氏:“”

老唐氏握着筷子,望着最中间的两碗肉菜,表情一言难尽。

米夹生没有煮熟,萝卜也没熟,也就云巧给面子,吃得津津有味,老唐氏说,“晚上还是我回来煮饭吧。”

“爷煮的饭好吃。”

老唐氏:“”

熟都没熟,她问云巧,“哪儿好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