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059 见风使舵的(2/2)
他这辈子没给小姑娘梳过头。
“爷不会吗?”她爹就会。
顶着她天真的目光,唐老爷子真诚地摇头,“不会。”
“好吧。”她垮了肩,慢慢往外边走,“就让唐钝梳吧。”
语气说不出的嫌弃。
唐老爷子:“”
唐钝正在看鲁先生给他的文章,是顾大人早年间在其他地方为官时写的,既有风俗人情,又有为人处事之道,唐钝看得津津有味,突然手里塞进个硬邦邦的东西,有齿,低头一看,是把梳子。
而给她梳子的人背身蹲在床边,“唐钝,爷让你帮我梳头。”
“”
她后背衣衫汗濡濡的,脖子里淌着水,唐钝问她,“你哪儿去了?”
“除草了啊。”云巧回答,“找我娘给我洗头了。”
头发残着皂角味道,一靠近就闻到了,他把梳子还回去,“你自己梳。”
“我不会。”
唐钝:“我也不会。”
“你会只是梳得慢而已。”
在书塾他就帮她梳过头,她提醒他;唐钝把梳子挂在她头上,“不一样。”
“一样,你就那样梳。”
老唐氏解下的头绳放在书架上的,她给唐钝,“你轻点就行。”
唐钝哪儿会梳女孩的头,盘发就更不懂,强调,“我只会梳男子的发髻。”
“行。”云巧没那么多讲究,“不热就行。”
唐钝一只手握住她的头发往上撩,一只手慢慢顺她发髻,最后弄成圆髻绑在头顶。
绑好后,他把梳子还出去。
木齿上挂着几根头发,云巧惊呼,“你把我头发梳掉了,你赔我。”
唐钝:“”
当日在书塾,李新他们几个给她盘花弄掉的头发更多也不见她要赔。
柿子捡软的捏呢。
“人到年纪头发就会掉,跟我没关系。”
“我没上年纪呢。”云巧捡起木齿上的头发,心痛不已,唐钝没在她脸上见到过这种情绪,“头发就这么重要?”
比她奶卖她都重要?
“你不懂。”
“”
她抽出书架上没写过的纸,仔细将几根头发包起来,唐钝看不下去,“你干什么?”
“藏着啊,以后成亲的时候给我相公。”
“”她还懂这个?唐钝眯起眼,“谁教你的?”
“我大伯母啊,她和我大伯就是这么做的。”她振振有词地解释,“他们是结发夫妻呢。”
“”唐钝嘴角抽搐,“你大伯母没读过书吧?”
云巧把纸揣进兜里,准备回屋找地藏起来,闻言顿住,“是啊,我们家就云妮读过书。”
多么理直气壮!
唐钝想好好跟她解释‘结发夫妻’的意思,抬头时,人已经没影了。
云巧藏好东西就往地里去了。
不知是不是唐钝手拙的缘故,头皮绷得不怎么舒服,去地里,好多人往她身上瞄,她摸摸发髻,发现没散就不管了。
太阳往西山去了,大山影子落下,东边地里干活已经不热了。
山里就这点不好。
太阳底下晒得头晕,没太阳就凉飕飕的。
唐泰山他们领着鲁先生和顾大人回来,远远就看到两块地格格不入,一排排红薯藤朝同个方向倒着,修剪过的藤长短差不多。
这讲究。
谁家庄稼地这么弄?
见路边蹲着个英气的少年,心里更是纳闷,墩哥儿又找短工了?
“先生。”少年抬起头,咧嘴露出雪白整齐的牙。
唐泰山隐隐熟悉,一时想不起来哪儿见过,直到少年说,“先生渴不渴,我给你泡金银花水喝。”
唐泰山拍脑袋,这不墩哥儿媳妇吗?怎么打扮成这样了?
跟个少年郎似的。
唐泰山问,“这地你捯饬的?”
云巧正往背篓里装杂草,乐不可支道,“对啊,这样好看。”
她爹教的,无论什么都要整齐排好。
唐泰山嘴角抽了抽,庄稼长得好就行,谁管它好不好看,他有点害怕唐家几亩地的水稻了,红薯藤割了会再长,水稻割了可结不出麦穗,他说,“你在家照顾墩哥儿就好,地里的事儿甭管了。”
照她这么祸祸,久叔家的粮食不保。
“唐钝让我管地里的事儿的。”
“你不懂。”
“我爷教过我的。”
唐泰山不信,但懒得和她多说,得跟唐钝说才行。
两块地令人赏心悦目,鲁先生觉得有趣,书塾放假,他偶尔会去农家做客,友人们打理菜地便是这般整齐舒服。
他问云巧,“你怎么想到的?”
“还用想吗?”云巧背起背篓,抓着路边的草借力起身,鲁先生忙过去搭把手,“你懂这个?”
“我懂很多的。”云巧佝着背,拉长了音,夹杂着丝哀怨。
鲁先生发觉自己刚刚那话不妥,虽然村里人瞧不起她,但接触下来就会发现她不傻,想法有些出奇罢了,他顺着她的话,“你还懂什么?”
云巧走在前边,指着不远处施肥的汉子道,“太阳晒,施肥要选清晨或傍晚,要不然庄稼会坏。”
是这个理。
她看向汉子手里的粪瓢,“粪要兑水。”
鲁先生挑眉,“还有呢?”
云巧就将平时看村里人怎么种地的说给鲁先生听,顾大人虽是父母官,但不会种地,见她说得头头是道,撒种,生苗,栽秧,收割,口齿清晰得很。
他问唐泰山,“是这样吗?”
唐泰山是庄稼老把式了,种了几十年地,和云巧说的没有什么出入。
“是这样的。”他回顾大人的话,完了问云巧,“地里有草你除了就是,割红薯藤干什么?”
“回家喂鸡啊。”
“”
好吧,确实懂得多。
衙役们比他们先回来几步,忙了一天,进门就找水喝,嫌开水不过瘾,打了井水起来喝,李善也在。
瞧见他,云巧脑袋扭向别处,顾大人注意到她的反常,顺着她视线瞄了眼李善,“你害怕他?”
“不害怕。”云巧闷着头,闷着头往后院去了。
衙役们没认出云巧,纳闷哪儿来的小郎君,直到灶房的老唐氏端着红糖水跑出来,众人观其态度才认出走过的是云巧。
毕竟没见老唐氏对其他人这么好过。
老唐氏在弄堂拦着云巧,边喂她喝水,边发牢骚,“地里的活是忙不完的,你累病了怎么办?”
云巧咕噜咕噜喝完水,舔唇道,“不累,扯草很轻松的。”
“活哪有轻松的。”她凑到云巧耳朵边,“你有没有哪儿不舒服?”
“没有。”
老唐氏松了口气,又问,“渴不渴?”
“不渴。”
“成,你搁下背篓歇歇,待会就开饭了。”
“好。”
后院被衙役们拾掇出来了,最里边靠篱笆的位置堆满了草,云巧昨晚看到了,因此把背篓背到这儿来。
刚放下背篓,身后就响起阵脚步声。
“你昨晚找云妮去了?”
云巧歪头,见是李善,提着绳子倒出里边的草,李善往前走两步,目光锁在她脸上,“你是不是找着她了?”
“不告诉你。”
后院架了几根竹竿,竹竿上晾着衣服,李善站在衣服后,目光黑而沉。
“唐钝都和我说了。”
云巧最面上的红薯藤抱回背篓,准备拿去喂鸡,眼皮都没掀一下。
李善又道,“唐钝让我别告诉其他人,那些人会找云妮麻烦。”
云巧继续忙活,没有半分停顿。
“云妮在山里吧?”他望了眼晚霞映红的山峦,“她做错了事儿,不敢回来。”
云巧挑出红薯藤,将剩下的草摊开,然后走到鸡笼边,将红薯藤丢进去,面上无波无澜,李善皱了下眉头,“你是她妹妹,不怕她饿死在山里吗?”
之前他以为她们姐妹感情不好,云妮漂亮,又爱慕虚荣,只乐意结交有身份地位的,云巧无知懵懂,只会拖她后腿,云妮必然不喜这个妹妹,昨晚云巧不见后,他突然发现自己猜错了,云妮真要嫌云巧丢脸,有的是手段要她绕道走,可云巧好像不怕她,还对她十分亲昵。
云妮喜欢这个妹妹。
他心思转了转,道,“山里豺狼虎豹多,云妮被叼走了怎么办?”
云巧喂了鸡,拎着空背篓绕过竹竿,镇定地朝前院走,李善目不转睛注视她,试图从她言行举止里看出点什么来。
哪晓得她踏进弄堂,撒腿就跑,背篓晃都没晃一下,眨眼就拐弯没了人。
紧接着,院里响起她洪亮的嗓门,“唐钝,李善又骗我了。”
李善:“”
云巧脚底生风跑进东屋,拽住唐钝手臂,身子微微哆嗦着,“唐钝,李善又骗我,他说你跟他说云妮在山里”
唐钝看眼笔尖蘸出的墨渍,满脸无奈。
云巧嘴里叽里咕噜说了长串的话,几乎将李善的话一字不漏复述出来。
李善;“”
难怪他说话她不吭声,是在偷偷记吧,好心机。
屋檐下,拂水洗脸的顾大人和鲁先生被云巧这番话震得发愣。
冰凉的井水顺着手滑进衣衫,顾大人回过神,哈哈大笑,“李善,你小子不行啊。”
看家本事被小姑娘识破,哪儿有脸混啊。
其他衙役们也惊呆了,不敢相信李善用这种手段讹十几岁的小姑娘。
“爷,你也太不厚道了。”
衙役们纷纷露出谴责的目光。
“”
东屋,唐钝将笔放进装水的笔筒涮了涮,推凳子示意云巧坐。
她很激动,激动得声音比平时尖利许多。
唐钝把笔挂在架子上沥水,温声道,“那些事你姐会应付,你就别插手了。”
云巧指着外边,“他是骗子。”
“你不搭理他就是了。”
“他骗云妮怎么办?”
唐钝看着她,道,“云妮不是比你聪明吗?”
云巧点头。昨晚她和云妮说李善的事儿了,云妮让她心情好就同他说两句话,心情不好别搭理他,她担心的是李善牛高马大的,打云妮怎么办。
唐钝找帕子擦桌上的墨渍,低低道,“他拿云妮没辙的。”
李善回来就试探他知不知道云妮的去处,他没表态,倒是激了李善两句,故意夸云妮。
李善一脸不屑。
说了句话。
他猜云妮应该做了什么事,惹到李善身边人了。
和云巧没关系。
他低头凑过去,小声道,“这两天别进山找云妮,小心他跟踪你。”
李善对云妮的态度不像是朋友。
“好。”云妮交代过了,有事会来长流村找她,她待在唐家等她就行,她说,“你离李善远点,小心他骗你。”
唐钝猜她是不是不记得昨晚那些话了,要不怎么笃定李善是骗她的。
他看她警惕地盯着外边,心跳得很快,安抚道,“他是衙役,有顾大人压着,不敢乱来的。”
云巧心有余悸,老唐氏喊她吃晚饭,她不敢进堂屋,隔着门槛,要老唐氏把她的碗递给她,老唐氏瞅了眼背朝着她的李善,心里有那么点不高兴,顾大人扫了眼隔壁桌。
“李善,瞧给小姑娘吓的,给人赔不是!”
顶着众多道指责的目光,李善端起手里装汤的碗,和云巧道,“我跟你开玩笑的,你别往心里去。”
一说完,人连饭碗都不要了,像老鼠见到猫似的,掉头就跑。
李善:“”
顾大人和边上的唐钝道,“李善这小子以前有些不着调,现在好多了,他没有恶意。”
唐钝颔首,“我知道。”
顾大人继续说石场的事,“山里的几处石坡我和鲁先生瞧过了,要么太过险要,要么都是些碎石,修路的事还得和孙山长商量商量。”
孙山长是刚来县学的山长,他曾和他聊过福安镇的情况。
孙山长的意思是因地制宜,不是非石板不可。
江南富庶,过往商人络绎不绝,石板路宽敞平坦,方便行事,西州地势险要,又是边境,道路通畅容易惹出坏事。
就提当年西州将领逃跑,如果不是西州地势险要,将西凉军挡在鹿门关,西凉军长驱而入,不知会攻下多少城池,他和孙山长几十年的交情,自知他说的合理合理。
修路的事儿还是再议。
倒是唐钝,顾大人说,“我和孙山长提过你,县学人才凋零,孙山长决定放宽县学入学条件,以你的天资,去县学比待在福安镇强。”
孙山长惜才,为了跟其他县抢人,掏钱补贴家境贫寒的人。
唐钝家境不错,又有真才实学,去了县学,每个月领补贴就有不少。
唐钝颔首,“福安镇挺好的。”
鲁先生叹气。
家中老人年迈,唐钝这份孝心多么难能可贵。
顾大人看到老唐氏就猜到原因了,不勉强他,知道,“孙山长学识渊博,最喜研究道路水桥,得知福安镇修路,会来盯着动工,你若遇到什么疑惑,尽管请教他便是。”
唐钝颔首道谢。
“衙门还有事,我明天就回了,李善他们会留下来熟悉地形,还得在唐家住些时日,吃喝住行按客栈的价格算。”
见唐钝有话说,他打断,“我们是官你们是民,白吃白住会落人话柄,再者,你奶年纪大了,顿顿煮饭哪儿忙得过来,我跟李善说了,让他找两个厨娘专门负责洗衣做饭”
唐钝没有再坚持,“听大人安排。”
“唐钝,要招厨娘吗?”云巧趴着门框,黑溜溜的眼珠落在顾大人脸上,“我会生火。”
“”顾大人好笑,“洗衣煮饭很累的,你照顾好唐钝就行了。”
云巧想了想,慢慢缩回去,脑袋又不见了,顾大人出声警告李善,“往后别逗她了,小心她往里你饭里tóu • dú”
语声未落,就看云巧幽幽斜着脑袋望进来,直勾勾盯着李善,“唐钝,tóu • dú是什么意思?”
“”
顾大人觉得他教坏孩子了,找补道,“我乱说的,李善再欺负你,我替你收拾他。”
“你打得赢他吗?”云巧看向他嘴角的两撮胡须,脸带狐疑。
顾大人噎了下,看向胳膊桌身材最壮硕的黑衣人,“我喊平安收拾他。”
他指平安给云巧看。
云巧满意地笑了,“好。”
李善:“”
有了顾大人这句话,云巧没那么怕李善了,但不怎么搭理他,倒是爱跟平安聊天。
平安在院里打拳,她就在边上跟着学,平安出门,她就背个背篓在后边追着。
哪怕不同路,她也屁颠屁颠的。
连续两日,唐钝觉得丢脸。
这天,她又追着平安屁股后跑,唐钝故意喊她,“云巧,你进屋一趟。”
云巧走到门口了。
李善还没招到厨娘,她去地里扯一会儿草就要回家帮忙煮饭,问,“什么事呀?”
“你来了就知道了。”
云巧看眼越走越远的平安,急了,“我要扯草呢。”
“”见风使舵的!唐钝杵着木拐走到窗户边,“你来我给你糖吃。”
上次他让她买的薄荷糖没拆。
“我今天吃过糖了。”云巧追着远去的人跑出去,“你自己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