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加冕(1/2)
#荣兴电影节红毯状态#怒上热搜!
直播间画面里,完全斑驳的红毯见证了后入场嘉宾们的狼狈。
零下三四度的雨夹雪十分冻人,因为外场上空没有建筑遮挡,原本鲜红的红毯吸饱了融化的雪水,朝上一踩就垮垮往外滋水!
男艺人们穿皮鞋或者靴子倒还好,可怜了辛苦打扮、靓装登场的女艺人,大冬天里身着单薄的礼服长裙本就够冻人的,防水台高跟鞋还踩得一脚湿漉漉的雪水,搞脏了自己的脚是小事,把不能轻易沾水的礼服或者鞋子弄坏了,那才是她们担心的!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将来再借高定是否还能这么轻松……
“笑拉了,原来高定的鞋子也会踩得一脚水啊?”
“今年冬天雪多,早停雪的时候干嘛不走?”
“上一届红毯吃到争压轴的红利了,想学样儿呗!”
“这一波,大雪大杀特杀,杀麻了#大笑”
“有没有想过人家提前走是单纯不想挨冻呢?”
“本该后走的反而来得早,到底是谁想拖啊!”
这一波属于大家都爱看的乐子,毕竟每一届的红毯大戏都让观众大饱眼福!要么是花旦们争奇斗艳、让观众应接不暇,要么是明星之间的恩怨情仇搬到明面上:比如已经分了手的因为宣传又要重新合体,又比如分道扬镳的姐妹、兄弟对着镜头一起假笑。当然,也有上一届为了压轴登场硬生生拖时间,谁先憋不住就得成全对方的压轴……
总而言之,今年的大戏格外不同。
充满了冰渣子、脚印,以及一股子的狼狈味儿!
伴随着各家媒体的现场图不断返出,后台签名墙的剧组合照也随之披露。
作为全场女演员浓度最低的剧组,《怒云之上》主创主演们的合照简直像个暴徒军团!明明都穿着不一样的衣服,颜色深浅不一,样式传统、简约又或者花哨,然而当一排人站在一起,莫名就很统一,当他们齐齐注视镜头时,更是带出一股拔地而起的气势,优越的平均身高直接遮住了签名墙后面的荣兴LOGO!
接下来是继红毯登场之后,观众第二喜欢的流程。
各大提名剧组会在内场采访被问到拿奖的想法。无一例外,谁都逃不掉。举办方每年都这么问,问得十分直白,甚至带着一丝丝刻意挑拨的情绪,丝毫不怕导演之间的互相放狠话,更不怕社交平台粉丝们的撕逼打架,唯恐热闹看不够。但大多数的时候,提名剧组都是谦虚委婉,生怕引战……
鉴于观众一致认为今年是评奖小年,陈丹生本身其实也是很有自信拿奖,但他不能直说。
“今天来这里,是想尽可能多地拿走奖杯。”
这句话还算比较符合陈导有事说事的风格。
一旁出席的张赟就更加含蓄了,他用着虽然小声、但场上还是听得一清二楚的声音道:“话不要说得这么满啦!”
结果陈丹生又补充了一句,“如果今年不行的话,那我过两年再来!”
“笑死,过两年还是这群人和这批角色……”
“下一届评委一看提名角色:竟然还是他们!”
“有没有想过有的角色能重复拿奖啊?”
“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请不要随便倒毒奶!”
“如果没有怒云这一届才叫小年呢,提名里的一半是政治正确,另一半是冲奖专供……”
“好作品是可以做到口碑票房兼具的。”
“人家会说你有眼无珠不懂欣赏、吃不来细糠——”
陈丹生两句话,既表明了态度,又借着大好平台给续篇打了个广告。
接下来,媒体又问了主演们一些问题,无外乎有没有信心,对提名怎么看之类的老生常谈。
钟情也拿老套路塞过去:“提名已经是肯定了。”
奚风更是滑不溜秋:“我是踩在作品肩膀上来的。”
轮到燕绥,他脸上也没有太多的笑意,语速不快不慢,声调十分平和,“其他人的功劳更大,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
燕绥很清楚,大众和影迷因为怒云的成绩和影响力,进而「神化」了这部电影的价值,才会对它报以诸多的期待。如果拿到奖,大家会说这是「应该的」、「应得的」,没拿到的话,那就是另一种方向的舆论结果了:大概率会进行一个分锅大会,讨论超过一百条怒云叫好又叫座、却得不到主流学院派认可的原因……
采访流程走完,就该换服装准备内场的进程了。
燕绥也换了套衣服,他固定拢向脑后的头发在额角垂下来一些,刚好搭在眉毛侧边的位置,造型师看过之后觉得这样也不错,有一股既风流又忧愁的姿态,带着一丝别样的复古魅力。斟酌半天,只做了些发丝的细微调整,没再动手重新换发型。
钟情做完妆造过来看过了也说好,大赞特赞——
“看着有那么一点成熟气息了!”
有外人在,更多的话钟情没敢说,比如这样的燕绥长身玉立,气质清冽,妆发造型只要加一点随便的吊顶灯光,就能将他衬托出一股冷玉一样的质感,明净又清澈,让人有种说不出的破坏欲……
说起来,钟情今天一天除了红毯几乎没和燕绥分开过。
到了内场一看,内场的座位安排果然也如他所想,没有人能分开他们俩,这一次,钟情终于如愿和燕绥挨着坐!
燕绥看了眼座位:今天的C位其实是陈导来着。
也对,一些铁定拿奖的技术奖项领奖人正忙着做怒云续篇的后期,恐怕得陈丹生帮忙上台领奖,他今天指不定得上上下下好几次,可不得给安排一个方便走动的位置?
更晚一点的时候,颁奖典礼才会正式开始。
燕绥在内场后场时看到了叶幼茗,对方第三次拿到影后提名,如果她能成功获奖,那就意味着:叶女士彻彻底底碾压了同代里的全部女演员,完完全全做到了大荧幕、小银幕的双面倾轧,进一步扩大寡头效应!
当他把这个发现告诉还在偷偷吃寿司的奚风时,奚老师愣了两秒,不争气地道:
“你有没有想过,比叶女士小两岁的,你的钟老师,他今晚如果也拿奖的话,那才是更加名副其实的大小霸屏、全面领航!”
燕绥:好像是喔!
论发家,当然是叶幼茗更早;但论实绩,钟情这三年的追赶速度快得难以想象,毫无悬念地坐稳了小生部门的头把交椅。唯一和叶幼茗的寡头优势不同,大概是钟情飞速领跑的同时,后头还追着同样成绩不俗的竞争者。
奚风没有拿奖的压力,他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可谓是看得一清二楚。
“你往上数数,有那么三四届了吧,荣兴出的影帝影后都是4、50岁打底的,不是评不出年青的,是怕评出来了不能服众。”
这个「众」自然代表着观众、大众,他们是最双标的群体,一边嚷嚷着学院不给年轻人机会,等到真正的年轻人拿了奖,大概率又会骂对方不配,荣兴固然考虑过一些压资历的因素,但资历这种东西,谁又说得清是什么标准呢?
比如叶幼茗二十岁不到就拿到了影后提名,到现在位置都过去十多年了,也只是光提不中。
又比如钟情三十一岁才首次获得影帝提名,他的获奖概率却在各大平台预测贴中高居首位!
是叶幼茗缺乏资历吗?
如果首次提名时算是,可后来也没给她正名啊!
那是钟情缺乏资历吗?
他演到现在也有超过十年的演艺经历,可从电影方面看,钟情又的确算是比较新的那类,还是说小银幕的资历不算资历呢……
这个问题是讨论不清的,燕绥决定放到一边。
他手里有本宣传册,上面的目录清晰介绍着后续三天的电影节排片,绝大部分是国产电影,极少数是周边国家送选的片子,其中国产的那些,小部分预计将在半年内陆续登陆内地,大部分就是过来寻求发行或者是院线的支持,但凡能拉到一点,都比亏本要好。
钟情瞥了一眼,“有兴趣?那挑两部明天看。”
燕绥点点头,“到时候再说吧。”
估计明天钟情还不一定有时间……
晚上9点,星光熠熠的剧院内场迎来了颁奖仪式,和电视节的流程没什么不同,但主持人更放得开,各种调侃段子和热梗多不胜数,现场的导播切镜头都切不过来,更勇的是,主持人竟然敢当众把钟情和叶幼茗拿出来说——
提起他们合作《等你的城》、并双双拿到金枝提名的缘分,又一副CP粉嗑昏上头的模样哀怨为什么这对金童玉女没成,大概率是因为,钟情真的怕变成「叶姐夫」。
在场有人绷不住笑了,有人笑不出来。
没笑的是深感尴尬的叶幼茗,还有不当回事的钟情。
当初金枝奖男女主角双双拿到提名,最终钟情毫无疑问荣获视帝,叶幼茗却无所收获;今天二人又一次齐聚荣兴电影节,钟情又一次是得奖热门,他已经不再是花粉能随意调侃的某姐夫,更不是小花挂件。然而叶幼茗却已经三战荣兴,战出阴影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