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4)
因为被罚站,她距离最后一排位置近了很多,不必再扭头,也不必再小心翼翼。
侧个身,大概也就两大步距离,就能够到沈枫了。
可是,殷思秋好像永远就走不完这两步。
十七岁。
这是她喜欢沈枫的第四年。
两人之间,隔着看不见的一堵墙,漫长又坚固,密不透风到叫人近乎绝望。
初二那年,殷思秋奶奶去世,她不得不搬离那座小镇,和父母一起到海城生活。
这是殷思秋第一次到大城市来。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汽车川流不息。
一切一切,完全是电视剧中的画面,仿佛乱花迷眼。
她觉得新奇不已。
可惜,没兴奋几天,殷父已经给殷思秋办好了转学,让她转到海城实验附中上学。
殷思秋户口还在白术镇,因为异地考试政策,没有办法参加海城中考。
海城实验中学是私立学校,从小学到高中都有。
只要出够借读费,外地学生也能一路直升上去,直接跳掉异地中考这关。
殷家父母都是海城普通打工一族,经济并不十分富裕。但为了这个独生女儿,还是掏出多年存款、供她上学。
海城教学进度和小镇完全不同。
殷思秋在白术镇上学时,一直勉强算是优等生。但到这里,中途插班进去,完全不能适应。
她语文不错,数学也还可以弥补。
英语却差了同班同学一大截。
毕竟,小镇师资力量不比大城市,老师也不太注重口语和听力,大多主讲语法和阅读。
殷思秋第一次被点起来读英语课文。
张口,当即就漏了怯。
旁边传来稀稀落落笑声。
称不上不怀好意,总归叫人尴尬。
她脸颊通红。
垂下头,恨不得将自己埋起来,当一只沙丘鸵鸟。
此时,班上同学都已经同班两年多,各自都有小团体、好朋友,并不能那么快接纳一个外来新成员。
殷思秋独来独往几周,父母工作忙,同学之间找不到话题,愈发觉得自己和大城市格格不入。
整个人都变得有些郁郁起来。
她想念奶奶。
也想念白术镇的朋友们。
……
转折发生在期中考后。
班上开始换座位。
班主任十分自由民主,让大家自由组合,两两一座。
殷思秋没有朋友,只能拎着书包,手足无措地站在教室最后排,瞧着这一派热烈景象。
班级人数是偶数。
最终,总会剩下一个人,可以和她同桌吧?
她自暴自弃地想。
果然,最后,全班只余一个空位,就在最后一排、靠窗旁边那一排。
所有人都放下东西落座。
唯独那一处,没有人去坐。
殷思秋迟疑数秒,脚步犹犹豫豫,往那空位方向挪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