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 31 章(2/4)
皇帝早在相处中知她骨子倔逆,对她发表如此言论也不意外,只是笑看着她道:“好吧,小姐舒心即可。”
慕昭听言先生如此说,春风中扬起笑靥,双眸晶灿如星。
父亲母亲俱在世,她人还在楚州沅陵县的虞山中,还只是一名无忧无虑的女童时,常有几可说是“惊世骇俗”的烂漫童言。父亲母亲对此从不责备取笑,无论她说出什么惊人之语,都笑说有理,都笑说只要她喜欢就好。
就如一次见父母恩爱时,她一时说自己将来也要寻好丈夫,还说一个不够,要寻好些好些作伴,父亲闻言笑说:“好,有理”。又一时,她又不想寻好丈夫了,说要一直承欢父母膝下,要自自在在地度过一生,母亲听后将她搂在怀中,笑着抚她道:“也好,随你。”
幼时在虞山中的她,哪里知道世间有那样多的规矩要守,哪里知道世间有那样多的话不能说。双亲俱逝,她离开虞山走进尘世,寄居在母舅家中后,就敛了昔日性子,连同昔日烂漫不羁的童言。
她再没有与人畅快无拘地聊说心中所想,纵对表哥也是如此,因她知熟读圣贤书的表哥遵守道义,因她觉得这世间,再不会有人似父亲母亲那般,与她一样离经叛道,并会无限地包容她,无论她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都仍会对她笑,仍会对她说,只要她喜欢就好。
在遇到言先生前,她以为世间再没这样的人,却不想,言先生似是特别的。之所以能与言先生如此特别的相处,许是因他们从初见起,就一起在做大逆不道的事,从不跪见皇子到一同辱骂当朝皇帝,他们一起离经叛道。
竟真有这样一个人,竟还有这样一个人,这个人还曾出手救她,还会作曲弄箫。慕昭看向言先生随身携带的洞箫,笑对他道:“先生作的那支曲子,还没有名字呢。”
“且不急着定名”,言先生笑看着她道,“曲子还未定稿,还需小姐不吝赐教。”
遂就聊说起那支还未定稿的曲子,在和暖的春阳柔照、春风拂吹中,一路漫漫地走至乡间。今日正是社日,是农人祭“社神”和“稷神”之日,附近十几个村庄的村民,都聚集在新平原潍水河边举办祭典,祈祷今岁风调雨顺,能有个好收成。
说是祭典,但在初始的祭祀过后,就更像是一场欢乐的乡间庙会,一场农人们的歌舞野宴。村民们围聚在河边沙地,将祭祀完的米酒、甜浆、荤素食物等摆成长长的席面,就地坐着吃喝。吃喝地兴起,就有人高歌,有人跳舞,有力气的壮年男子们在柔软沙地上比试摔跤,妇人和孩子们就手牵着手,在旁一边歌唱助兴,一边欢笑着同在水边做踏歌之舞,十分热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