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做官(2/4)
现在祝缨提出来了,他们就把自己的想法放到一边。花姐问:“可是必得要个仆人了?也是,怎么也得有个跟出门儿的,你衙里有事,也好叫他回来传递消息。”
祝缨道:“那就不如雇一男一女,也好帮你们做些家务。”
张仙姑道:“人多眼杂,还要两个?这又要多少钱?才说家里没几个钱了呢。”
祝缨道:“就算我想找,也得找得到合适的呀!”
花姐低头想了一想,道:“要不,慢慢打听?又或者相熟人家有荐的也好。有些外放的人,赴任时有种种缘由致使仆人留京的也会想要去处的。”
祝缨道:“也好,不急在此一时,先寻摸着,怕是不能一直没有人。”
张仙姑等人就都留心。
祝缨又说:“甘大要娶妻了,请咱们都去,帖子都给我了。”张仙姑与祝大都开怀,说:“那一定要去吃这个喜酒的。”花姐犹豫,说:“我一个寡妇去……”
祝缨道:“那又怎样?还不是我姐姐?走!”
花姐还犹豫,张仙姑和祝大都撺掇,她再一犹豫也就答应了:“哎!那咱们得备礼了。他相熟的人里有没有与你身份差不多的比着?”张仙姑道:“问问金大吧。”
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祝缨把一小盒金银锞子拿着看了看,捏出两个说:“这两个穿个孔,好当个坠子。”张仙姑道:“打了孔怪可惜的,金匠还要偷金哩。”
花姐道:“打个络子,网上了戴,我来弄。”
张仙姑玉抱着绸缎收去自己房里箱子里锁上,不管祝缨这里的精致金银。花姐则留下来与祝缨算一算家里的账,因为要雇仆人。一男一女倒也使得,但是每年都是一笔支出,差不多的人家,一年给人家置办几身衣裳也是要的,还得管饭。还有住的地方,男仆可以住门房西间放杂物的地方,但是那里要先收拾一下。女仆,花姐就预备跟自己一个屋睡,再添张床的事儿。
祝缨玩着手里的锞子,这一盒她没给张仙姑,张仙姑也不跟她要。祝缨对花姐道:“这也算是有钱了。”
花姐道:“给你钱,就是要你办事的。你先前为他办的也不少,他也没亏待了你,这一次,究竟是……”她对官场上的事懂的不多,但是在冯府住过一阵子,毕竟是官宦人家,耳濡目染也多少知道一些。
祝缨道:“认认门儿,别拜错了,今天可没有金大哥。唔,郑大人船上,从此有我一个座儿了。”
花姐道:“也不算坏事。怪不得今天又得了这些东西,又要雇仆人的。”
祝缨道:“只这些东西他可支使不动这些人,你看看我,已是司直了。邵书新,前两年还是抄家时的账房,现在是员外郎了。旁人我估摸着也差不多。”
花姐中肯地说:“哪有那么多的意气相投?这样就算不错啦,这官场上步步凶险,有人照应是很好的。你肯定行的。”
祝缨笑道:“不行也得行呀!”她留了一部分锞子,将剩下的都给花姐,“接着买田吧,只要有合适的,你名下也买点,我名下也买点。”几十亩田光看产出是不少了,但是她是抽租的,又不想把佃户给饿死,佃户还一大家子要养活,到她手里的就不多了。她也知道,黑心财主收到四、五成地租的都不算最狠的,还得要佃户去家里干别的活,轮到她自己又不太下得去手。
花姐最终是定了个两成的租子,要维持一家人现在的生活,主要还是指望祝缨的俸禄,以及偶尔得到的节赏之类。
花姐收了,说:“好,忙完了喜酒我就再接着看田。有合适的好田,咱们也看一点儿?”
祝缨道:“成。”
————————————
仆人必须精挑细选,一时也没弄到。买田也很麻烦,也没有现成的。
但是有一件事却是现成的——官职。
第二天早上,祝缨起床穿戴整齐,吃完了饭,又把腰扇别在了腰上才出门去应卯。
到了大理寺,都是过完节的同僚,有人说着饭菜、有人说着龙舟的结果。祝缨听家里人说了两句“穿红的有人落水了”、“穿黄的最后那个猛子扎得漂亮”,就凭这两句,与同僚们聊了半天。
聊到一半,杨六郎又来了。祝缨道:“你怎么总来呢?”杨六郎嘿嘿一笑:“你们这儿容易听到新奇的案子。”左司直道:“那你错了,近来风平浪净。”杨六郎道:“前阵儿不是还有周游的事儿么?”
祝缨问道:“他又怎么了吗?”杨六郎道:“这不过节么?他也能出来逛逛了,你猜怎么着?撞上了高阳郡王家的世子,那位世子可是个娇贵人,王府的独子!这回可谁也护不得他了,被郡王当场打回了家躲羞去了。”
大理寺一阵快意!
这一天郑熹上完朝回来,看着也是神清气爽的模样。就在众人都以为今天也还是与之前一样的时候,郑熹却宣布了几项人事上的调动——祝缨被调去做了大理寺丞。
大理寺丞与司直的级别相同,但是职司有所区别。如果不是之前遇到了逆案、复核的事情,司直主要还是出差,以及大理寺里有了疑难的案子跟着一起办案。大理寺丞的工作就要日常得多,日常复核下面州县报上来的比较大的案子,以及参与一些大理寺的日常细务的处理。
郑熹同时又调了几个人,也有人被调出了大理寺而由他通知的,也有人得到一点晋升的,还有如郑缨这样是平调的。
祝缨难说自己这个调动是好是坏,明明她当司直当得很闲的,正要读书呢!长官的话是不能反驳的,她就只好等着吏部的文书下来,就算正式调动了,现在她得先谢了长官,再跟同僚说说话,然后准备接手一些大理寺的细事。
她以前没管过事!
祝缨先去见郑熹,郑熹道:“敢不敢干好?”
祝缨道:“这有什么不敢的?可是,我司直干得不好?”
郑熹道:“你还出什么京?外面的事儿你又不是不懂!”他给安排好了,祝缨一个起身寒微的人,世情是知道的,还出去见什么世面?她欠的是这些细务的历练。接着干司直,总有外派的时候,派出去是浪费!大理寺丞就很好,也能复核案件干活,也能锻炼点别的本事。
祝缨知道了,白拿钱不干活的日子结束了,她白天得干活,书,得落衙再读了。她也不挑剔,高高兴兴就答应了:“行!”
郑熹道:“你去找裴少卿,看他怎么安排你。”
“是。”
祝缨出去与同僚们叙了个话,左司直道:“这也算高升。”祝缨道:“得干好了才行,就怕我年轻,没经验。”左司直道:“怕什么,有我们呢。”祝缨道:“叫我去找少卿,看分我什么活儿。”
“快去。”
裴清一向比较欣赏祝缨,听祝缨说了郑熹的吩咐,就说:“你不是与胡琏熟么?叫胡琏先带你几天。复核的事儿你是老手了,断案也很好!难的是细务,搬去,正式与他一处。等你熟了,再给你派事。”
“是。”
祝缨又去找胡琏,胡琏笑道:“你才来时不过是个评事,如今好与我平起平坐啦,后生可畏呀!”
祝缨忙说:“都说是后生了,可见还是有先后的。平什么平?这里头的事儿,还得您指点。”
胡琏道:“倒也不难,都说大理寺丞除了断案,还要兼管些细务,什么诸州之事。其实都是琐碎的东西,你上手干干就知道了,无他,唯手熟耳。你想,咱们上头还有大理寺正!人家才是正经干这些个事儿的人呢!再有,大理寺正上头还有少卿、正卿,你呀,一开始就是郑大人跟前的,好些事儿你都含糊着。后来才好些。现在看来,是没吃过亏哩!”
祝缨道:“是大家看我年纪小,让着我,不然且要吃苦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