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嫡亲师妹(1/2)
萧留年的声音落下后,山上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被听到。
云繁的目光从萧留年的身上移开,缓缓扫过在场众人,从一直高高在上的七位峰主,再到台下目瞪口呆的众弟子,最后停在笼罩自己身体的虚莲上。
一个两百年寿元的魔修,摇身一变成为与浮沧道祖拥有同源仙根的仙修,这若传出去,任谁不骂一声荒谬,九寰修仙界最荒唐的话本,都不敢这样写。
但她不止遇到,这件荒谬的事还真实地发生在她身上,纵她已经修行多年,自问道心稳固,如今也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发现陷入一团迷茫浑噩。
六柱灵根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个传说。听过的人很多,但了解的人几乎没有。
灵根依五行而成,有金木水火土五种,也称五柱灵根,是修士常规认知中的灵根,而这第六柱灵根,就是超脱五行、不落六道的存在。
九寰仙界存在了数万年之久,可仙史之上出现六柱灵根的修士却五个指头都占不满,关于六柱灵根的记载,也非常之少。最近这万年内出现的唯一一个六柱灵根修士,就是位列九寰三仙圣之首的浮沧道祖穆重昼。
此人之名,在九寰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的功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平定烈妖原,庇佑苍生,修建十七重镇邪塔……他化解过九寰一场又一场灾劫,所创建的浮沧仙山哪怕是众仙门中资历最浅的,却照样挤身于浮沧三仙门首位。
而最受世人瞩目的,是千年前的荒海之战。浮沧山所有精锐倾巢而出,随他远征荒海诛杀进犯九寰的异修,那也是九寰仙史上唯一一次仙魔合作共同驭敌的争战。
没人知道他是如何修行的,据说他的境界早就到达返虚大圆满,也不知为何迟迟不肯飞升上界,一直徘徊于九寰。
也无人知道六柱灵根的真谛,没有匹配的功法与秘藉,除了他以外,没人知道拥有这个灵根,该如何修行。
所以萧留年说,在这世间有资格成为她师父的人,除了穆重昼不作第二人想。
云繁明白这个道理。
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在尘世间艰难求存的人,原本靠着自己的努力已赚到活命的小钱,但突然有一天,巨大的财富从天而降砸在她头上,而她却不知该如何利用这笔财富。
修行这么多年,她还是头一回体会到这般五味杂陈的心情。
“云繁……”萧留年仿佛看穿她此刻的困扰,语气越发温柔。
“留年哥哥,那我还能和你在一起吗?”云繁回神,将目光收回,望着蹲在面前小心翼翼的青年,开口问道。
这个问题,她问过很多次,到现在依然在问。
留在浮沧山,一为避仇,二为修行,三么……自然是为他。
萧留年的唇角扬起,笑容叫人如沐春风。
他定定看了她两眼,很郑重地点下头:“当然可以,我说过的话从不食言。”
语毕,他又望向七峰峰主:“今日烦请七位师叔做个见证,可否?”
浮沧七子已在莲台东侧一字站开,眉间震惊未褪,听到萧留年的问话,七人互相对视数眼,良久后才各自缓缓点头,最终由凌佑安开了口。
“可!”
“谢谢七位师叔。”萧留年这才道谢站起,又重重按了下云繁肩头,递给她一个鼓励的眼神后,他掠身而起,飞到莲台半空,居高临下地望向从人。
半空风来,将他衣裳吹得猎猎作响,他的温柔谦恭在这一刻被某种强大气势取代,目光里流露出不同往常的凌威厉势,如同万钧雷霆。
似道祖驾临。
“我师尊浮沧道祖穆重昼于两百年前离山历练,他在临行之前曾留有遗训,凡遇第六柱灵根者,不论男女,不论老幼,皆收入座下为徒,不必等他亲临!而今师尊未归,暂无音信,故今日恕留年斗胆,以浮沧第二代大弟子,道祖首徒的身份,谨遵师尊遗训,代为收徒。请七位师叔与浮沧诸位同门共同见证!”
萧留年震声而语,声音如金似玉,传遍无昼山巅每个角落,亦传至所有人耳畔。
语毕,他再度望向云繁。
“云繁,我问你,你可愿意拜入浮沧道祖穆重昼座下,成为他的第二位亲传弟子?”
问完这句,他忽又一笑,雷霆云散。
“也就是,我嫡亲的师妹。”萧留年小声补充一句。
云繁盯着他,眼中再无他人。
山风拂过,吹动她的衣裙,她不作多想,笑开唇。
“我愿意。”
三个字,定下此后百载纠缠。
萧留年从半空飞落她身边,朝她伸手,问道:“以后,叫我什么?”
云繁把手放入他的掌心,用稚嫩的声音改口道:“师兄!”
他牢牢牵住掌中小手,带着她面向满山弟子。
至此,道祖穆重昼多了一个女弟子,萧留年多了位嫡亲的师妹,七位峰主添了个小师侄,而整个浮沧山的二代弟子也多了一个年岁尚幼的小师妹。
————
五灵试以众人始料未及的发展划上终点,结束的那日,听说七位峰主齐上沧云浮海,与萧留年整整谈了三天三夜。关于六柱灵根再现这桩事,也以最快的速度沸沸扬扬传遍整个九寰修仙界。
浮沧山上下弥漫着一股与往日不同的气息,看似平静,却又有什么蠢蠢欲动。
从问天试到五灵试,悟性与天赋已经让她遥遥领先于众人,同期们看云繁的目光已全然改变,充满揣度与敬畏,
这一切都因云繁而起,但她却似事不关己般,心绪在最初的震愕过后,已经很快恢复冷静,她只思考起另一件事来。
此番误入浮沧山,她发现自己能同时吸纳仙魔二气,似乎可以凡骨之躯修练仙途,不知是否与六柱灵根有关。
若是二者相关,那么她往后该如何修行?
仙魔二道,她要走哪一道?
这些都没有答案,唯一能给她答案的穆重昼已经离山两百年不知所踪,就连萧留年也联系不上他,她能做的只有等待与摸索。
她想,也许自己要在浮沧山呆上很长一段时间。
山间下起绵绵春雨,两日未绝,整个浮沧烟笼雾缭般迷濛,到第三日才见晴。
第三天,乃是这一年的春分日,也是浮沧山新弟子们行授簪礼的吉日。五灵试结束,各位入门弟子也都已择定去处,授簪结束,就正式各随己师,分峰而修。
授簪礼的地点,在沧云浮海外的沧云殿。这是入门弟子们初次踏上浮云沧海,可能也是唯一一次,因为在往后百年甚至千年内,他们可能都无法再踏足此地——浮沧山之巅,道祖的洞府。
说是山巅,实际上放眼望去,不见山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