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2/3)
*
荀攸在邺城半年,对邺城官署里的每个人都很了解,他看上去木讷,实际上和木讷二字完全不沾边,如果觉得他呆头呆脑就容易蒙骗,反正最后吃亏的不会是他荀公达。
原焕远在中山郡,对外的说辞是身体虚弱只能静养,事实上他的身体也的确不能劳心费力,但是也不是什么事情都不能做,有荀攸荀彧等人贴心的把事情按照轻重缓急处理好,最终放到他跟前的已经不剩多少。
他从来没有来过邺城,对邺城的情况却算不上陌生,加上他是个知道后世发展的大BUG,邺城官署里谁能用谁不能用对他来说不是难事。
史书已经将这些在汉末乱世中发光发热的人记载下来,他们所作所为、秉性品行、性格优劣等各个方面都记得清清楚楚,如果这样还拿不准该不该用,他未免太废物了点儿。
如今在政事堂里的这些人平时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想起袁绍,旧主难忘是人之常情,偶尔会想起袁绍是一回事,真有机会让他们做选择,会选择跟在袁绍的怕是寥寥无几。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袁绍和韩馥相比称得上是明主,只要坐镇冀州的新任州牧比袁绍更好,他们也会继续留在冀州。
原焕来之前已经把任命书准备好,一州之中,治中、别驾、诸部从事都要有人来做,治中和别驾都是州牧副手,沮授不能监管三军,让他来做冀州治中也不算委屈。
居中治事,故名治中,治中官职不算高,但是职权却极为重要,按照官职品级,治中比不过别驾,但是比手中权利,治中不比别驾逊色。
至于掌控州郡官署以及文书案卷众的一州别驾,则要留给荀彧。
他从中山太守的位子上升为冀州牧,离开中山之后中山太守的位子就空了下来,中山郡是冀州的北方门户,不能随随便便从下面提拔上来一个太守,荀攸沉稳持重,让他出任中山太守,至少不用担心幽州那边忽然发生变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