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知道什么叫腹谤罪吗?(3/3)
“而每家每户耕种的地都在百亩以上,这也意味着今年蓝田百姓要比去年平均多收成至少十亩地,约莫十五石的产量,单是增收的这一部分,就差不多够一个人省吃俭用大半年了。”
“标准就是即便家中少了一个劳动力,其家庭依旧可以保证他在家时的产量,按照这个标准的话,基本就是四口之家若全部成年,则可出一人而不影响。”
“除此之外,此次征调非是强征,百姓可自愿报名参加,凡是响应者,朝廷可免其本人当年税赋,另每月付其工二钱!”
随着新犁的推广,产量肯定会逐步提升的。
即便新犁推广效果不佳,也还有水车这个保底的项目可以顺利进行。
水源对于农作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先秦时期郑国派人劝说秦王修建郑国渠,其目的为消耗秦国国力,使其无力征伐。
秦亡当然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但还是接受了这个建议。
结果郑国渠修建完成之后,秦国粮食产量大增,秦国由此变的比以往更加强胜了。
所以,新犁加上水车,这两件东西已经能够保证大汉粮食产量的下限了,这也让他们有底气去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了。
朝廷征召,不仅免税赋,还给钱。
这种好事儿上哪找去?
虽然之前也给钱,但那是徭役超期之后才会给,而且给的也是仨瓜俩枣的,根本就不够弥补损失的。
“另外,朝廷应当鼓励无户籍百姓重新到官府去登记,可以让百姓自由选择是留下来还是到塞外去放牧,朝廷也可以适当的做出一些鼓励措施,让更多的人选择放牧。”
“这……”石庆,桑弘羊等人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刘破奴能想到的,他们当然也能想到。
可很多问题不是说你想到就能解决的,刘破奴所说的放在以往,那就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但若是将这一切基于一个确定可以增产这个基础上,那这件事情就变的有可能实现了。
什么是天才?
不是说你的想法能让所有人惊讶的合不拢嘴。
而是处于第一层的你,能想到位于第二层,第三层才能想到,才能看到的问题,这就是天才。
刘破奴能够想到他们所想到的问题,同时又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去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这个操作的确很让人震惊,若这真是刘破奴的想法的话,那就不奇怪皇帝为啥会这么看好他了,甚至不惜废掉太子!
《控卫在此》
刘破奴的回答让刘彻很受用。
至于朝廷又要多一笔费用这事儿刘彻自然是不在意的,反正这钱早晚都要回来,还能让朝廷再把事儿干了的前提下收获民心,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刘破奴今天的表现,刘彻很是满意。
刘彻朝着任安去了个眼神,早有准备的任安心领神会,朝着刘彻暗暗点了点头。
刘彻早就跟他通过气了,所以这会儿压根就不需要过多的交流。
任安也早就把该准备的一切都准备好了,还是全套的那种,让你想找问题都找不到的那种。
至于某些人会不会找到漏洞,这个就不在任安的考虑范围内了,反正能想的都想到了,皇帝也都看过了。
“走,把你的新犁拉出来让大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