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内外参透(2/4)
但是不高兴也并不意味否决。
清官难断家务事,他更不敢插手大哥的家务事,这是件让人不敢大意,又不敢沾惹的大事。
冯胜之连问的兴致都没有,直说让刘承敏自己看着,躲麻烦一般的匆匆离开。
军镇的事情,本来就是节制使和镇使商量着办,前者主管军,后者主管政。
军中人事上,节制使有提议权,镇使有上报权,军司则有盖章权,现在冯胜之不插手,明显就是让刘承敏独断的意思。
刘承敏无奈,只能亲力亲为,思前想后,最后把贾环安置到了章毅营中。
~~~~~~
周吉紧张的满头是汗,也不敢擦,任由流在眼睛里,低着头等候将军的吩咐。
唐清安握着笔,墨水滴在白纸上,犹如心里插了一根刺,久久不愿下笔。
“此事不要传出去。”
“老爷放心,两个婆子不敢瞎说,夫人不会知道的。”
周吉连忙答道。
将军在东海堡还是百户时,他属于将军手里的两小旗之一,十余年来翻天覆地。
将军贵为平辽侯,麾下战兵十万,百姓数百万,实乃一方之主也。
言出法随,自生光芒,令人畏惧胆寒。
周吉怕苦怕死,不愿意从军,知道自己的才能不足,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人情方面。
人最难的是自知之明。
周吉看的通透,于是早早放弃官途,选择投靠了将军,成为了将军家中的管家。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周吉是平辽侯府的大管家,无论何人都得给他情面。
他周吉也有儿子,也有孙子,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家族考虑,对将军无论公私,皆死心塌地。
“这件事你做的很好,你出去吧。”
唐清安放下笔,把空白纸张收起来放到一边,上面虽然沾墨有了污迹,但仍可使用。
亮堂堂的书房里,周吉的身影显得渺小,退的有丝狼狈。
“吱呀。”
随着大门的关闭声,整个屋子陷入了沉寂。
高处不胜寒。
没人敢向他说心里话。
当年,彭大海不顾旁人的劝告,为了手里将领的事情,跑到自己面前力争。
今日的彭大海,也不敢向他说真话了。
连彭大海都如此,何况其余的人呢。
金江镇的新学新政,很多人不满,没人敢把苗头对准自己,但是他们对准了林如海。
很多人不满自己的隐忍,想要入主中原,所以推出了陈德言试探自己。
冯胜之有没有不满?
顾应时呢?
唐清安不清楚。
王府的野心,贾府的纠结,史府的观望,薛家的扩张,林如海的结网……
这些都是人心。
身居高位,要做的就是满足大部分人的人心,违背人心的下场,就是众叛亲离。
谁也无法免除,包括后世。
唐清安很清楚的感觉到,当年以仇恨大义集结起来的金江镇,随着权势的扩张,人心渐变。
简而言之,需求不一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