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三百九十一章 造反

第三百九十一章 造反(2/4)

目录

当时的国主李倧,顾虑得胜后,金自点等人势力太大,哪怕沉器远造他的反,还是想要留下他的性命,以牵制这些人。

特意下令。

饶过被俘虏的沉器远的性命,但是金自点没有听从李倧的命令,仍然一意孤行,执意杀了沉器远。

“这回朝鲜国主没有答应我们的要求,要不要换人?只需要放出风。”

数百年的李氏朝鲜国王。

在陶杰的口中,竟然仿佛无足轻重的人,说换就能换一般,且神色自若。

李倧当了数年的朝鲜国主,比起最开始的时候,越来越和金江镇讨价还价。

陶杰渐渐有些不喜此人。

如果朝鲜国家上下一心,国泰民安,陶杰当然生不出如此狂妄之心,妄言一国之主。

朝鲜的人口,比金江镇要多。

可惜。

朝鲜的局势,犹如坐在火山口一样,岩浆已经在四处溅出来,可能下一刻就会爆发。

只需要金江镇轻轻一挑拨,那么早已按捺多时的势力,立马就会蜂拥而上。

“李倧还是要保住的。”

唐清安沉吟了片刻,决定还是要支持李倧。

“此人和我们打了交道多年,他是个聪明人,知道我们的底线,不会触犯。

包括金瑬,李贵等一系朝鲜勋臣,都是得到了利益,吃饱了肚子的人,更会希望保持目前的局面。

至于怀恩君李德仁,对于此人的性格我并不熟悉,所以我不愿意轻易的冒风险。

而且在野的勋臣们,等他们登上前台,和当朝的勋臣们,必定发生冲突,导致朝鲜局势糜烂。

我虽然也在糜烂朝鲜的国力,但是糜烂的力量,用在了帮助金江镇身上,却不希望白白的浪费。

如果到了李倧此人必须要换的地步,也有个可以立刻推出来的人,你可以和他先接触,了解下他的为人。”

唐清安直言不讳的说道。

他这些年的手段,通过索要不可计量的各类物资,以及让朝鲜年年出兵帮忙作战。

可以说朝鲜百姓的困苦,民不聊生中,他发挥的作用,和朝鲜的勋臣们是一致的。

大大的帮助了金江镇的民生不提,也让金江军的士兵,少了不少的伤亡。

陶杰明白了将军的意思。

新的朝鲜国主登位,各派勋贵强夺利益,必定会导致朝鲜越发的糜烂。

将军希望这些遭受糜烂,而耗之一空的朝鲜力量,消耗在帮助金江镇上。

“可是我劝戒了多次,朝鲜国主一直没有答应出兵,反而要求我,让我阻止朝鲜妇女外流。”

“哈哈哈。”

闻言,唐清安忍不住笑了。

“这可是我为辽东的单身汉们谋的福利。”

陶杰也跟着笑了起来。

因为蛮族的霍乱,虽然经过金江镇的解救,百姓大多得以逃生,但是青壮更容易活下来。

所以金江镇的百姓中,男女比例失调,一直都是老大难题。

直到越来越多的朝鲜妇女嫁入辽东,才解决了这个难题,又促使了金江镇的新生儿越来越多。

朝鲜北部的普通百姓不提。

朝鲜南部,三部义军士兵们的家属,他们的姐妹嫁入金江镇,也和金江镇的关系越深。

给了金江镇更多的机会。

如果万一有将领不配合金江镇,金江镇也有机会换其人,不被三部义军的士兵抵触。

“此事我先想一想,朝鲜对我们至关重要,务必要稳妥。”

唐清安借助朝鲜的天时,数次踩在关键的节点上,借助大势控制了朝鲜。

但并不代表他能小觑朝鲜的潜力。

朝鲜的统治阶级是烂摊子,不代表百姓是泥捏的。

如果不是百姓的坚韧,朝鲜早就亡于倭寇或者历史中的后金之手了。

他不顾忌沉器远等勋臣,太多的手段可以钳制,唯独朝鲜的百姓,不可大意。

陶杰嘴上不说,对将军在朝鲜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还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闻言后,起身向将军拱手告退。

过了一日。

冯胜之,顾应时,谢友成,徐辉,贾鉴,还有陶杰,被将军招来,共商议朝鲜之事。

“金江镇能养十万精兵,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借助国内商品,在济州岛发展海贸,保证了军资和物资。

朝鲜人口是我方的两倍,国土面积不弱于辽东,又是数百年的国家,君主大义根植于朝鲜百姓的心中。”

唐清安向众人说道。

他提出对朝鲜的控制思想,眼前的这些人,则负责做事,达成自己想要做到的目的。

众人深知论对朝鲜的手段,无人比得上将军,皆认真听从和思考。

“所以朝鲜的潜力还很大,我们要借助这些潜力,但是又要防备这些潜力。

愿意归顺和亲近的势力,我们就接纳为自己人,不愿意亲近我们的,我们就要提防他,对付他。

金江镇未来的路还很长远,在前进的道路上,会有很多的艰辛和挫折。

为了保持前进的步伐,需要更多的势力加入我们。

军司做过规划,如果朝鲜不能参战,以金江军的实力,军司官员认为足够打败蛮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