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未来(4/4)
如果是另外一个时空的大明,流民军占领京城,还要等十年以上。
十年啊。
正如刚才自己的夫人问自己,何时接回自己的长子,唐清安心中思绪万千。
夫人的目光,局限在家中。
这些人的目光,局限在国内。
而唐清安的目光,包含了整个世界。
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日本。
从前明开始,日本就霍乱国内的百姓,乃至大周后,派大军支援朝鲜,解决了倭乱才逐渐消停。
这些年下来,日本的幕府已经换了三个。
新的幕府,新的幕府将军,选择对外和平的策略,发展国内的民生,并逐渐锁国。
如果没有意外。
等未来数年,幕府将军压服所有的大名后,日本将要保持数百年的和平。
经济不提,人口将要进入快速增长的道路上。
凭什么?
日本想打就打,打不过之后,不付出丝毫歉意,想和平就和平?
唐清安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既然日本选择了战争,那么唐清安就不会允许,何时战争停止,由他们说的算。
这才是他真正不召回长子唐晏乾的原因,以免和朝鲜离心。
和打败蛮族一样。
他将要拉拢所有的势力,拉拢无数的朋友,一起打败日本,征服日本。
包括蒙古,包括朝鲜,包括国内,包括西方各国人。
这并不是不可能的。
蒙古,他有把握拉拢。
因为东部蒙古还有外部威胁,那就是林丹汗,不想要被林丹汗吞并,就必须靠近金江镇。
朝鲜,他有把握拉拢,并且已经逐渐影响朝鲜的政局。
国内。
靠着贾府的旗帜,拉拢勋贵阶层,获得国内的源源不断的支持,同时令朝廷对金江镇放松警惕。
西方各国。
日本未来的排教事件,屠杀教民,就是自己拉拢西方各国的机会。
天时地利人和。
就算那时候的日本,能拉起二十万大军,唐清安也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