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咋就这么像是洗脑呢(3/4)
大汉刚收服各个藩王的封地,开启了郡县制度的第三年,需要的是大力的基础建设,以及官员选拔制度,并且实行新的屯兵制度镇压各地。
楚风看向了刘彻。
“事实证明,郡县制度在大秦以及后来的大唐、大明都可以盛行。”
“这是一个很好控制地方,却又把地方上的权力,以及整个王朝的权力控制在王朝皇宫内的制度。”
“只要是坚持下去,必然会有收获。”
“当士农工商这四个王朝基础阶层的人,都可以感受到,回归于王朝统治和藩王统治的天壤之别。”
“那么就不会有人还想要回到藩王统治的时代。”
刘彻点点头,拱手道:“仙师说的不错,在我登基之初,我就想着,藩王的统治,看起来可以让刘氏子帮助我来统治各个地方。”
“然而实际上,却已经是这些藩王自己去统治这些地方,他们可以暗中招兵买马,也可以不听我这个帝王的命令,甚至是需要我来和这些藩王博弈。”
“直到听从了仙师的话,用强硬的手段,收回这些封地,然后给了刘氏子爵位,不管是嫡出还是庶出,都有了同样的身份,拥有一样可以建功立业的机会之后。”
“很多的刘氏子都表示支持,封王之策,也只能用于开国之初。”
“大汉在变化,就必须也要改变王朝的政策,从而去适应新的改变,而不是让大汉的政策来约束这些改变,扼制了大汉的发展。”
“这也是当年仙师对我的指点。”
要说这刘彻,那真的是天生的帝王。
对于帝王心术的运用,可以说是炉火纯青,就大汉的那些个大臣,每一个敢在刘彻面前和他掰手腕,都是在刘彻的规则之下,稍微从刘彻的这个王权中,获得一点儿好处。
“郡县和府兵制,科举和都察,外武内文,恩威并施,依法治国等。”
“这些也都是当初我说的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只要是用得好,就不用担心王朝不会出现一个盛世。”
“谁会不想过上一个好日子?”
“既然你已经以郡县治国三年,还建立了不少的书院,拥有了大汉最大的太学,培育出来不少的学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